16年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最多
记者:最近,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士找出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数字,并以此为依据指责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下跌,近年来升值缓慢。7月10日美国财政部发布报告,认定人民币汇率“低估”。您认为这符合事实吗?
何伟文:绝非如此。7月15日,国际清算银行公布了6月份主要货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人民币是118.8,比5月份的119.97下降0.98%。但这主要是因为欧元、日元和英镑上升的缘故。其实,它正说明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并且日益与国际市场变动相吻合。
国际清算银行在计算汇率指数时,将各国货币2005年的汇率平均水平设定为100。在此基础上计算,今年6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是118.8,说明2005年汇改以来累计上升18.8%。同月,美元指数是94.31,即2005年以来下跌了5.69%;欧元是92.59,下跌7.41%;日元是100.61,上升0.61%;英镑是81.38,下跌18.62%。可见,过去5年来人民币升值幅度显然是最大的。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过去5年中有升有降。其中最高点是2009年2月的126.06,今年6月份较之下跌了5.76%。这是什么缘故?因为当时人民币盯住美元,而美元汇率也恰好处于高位,当月美元指数为99.42。如今,美元指数比当初下跌了5.24%,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并不奇怪。我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绝不应截断历史,而应根据全过程判断。
如果时间再往前延伸,我们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1994年1月,人民币汇率指数为75.97,美元为94.21,欧元(当时为欧洲货币单位)为98.05,日元和英镑分别是128.05和90.99。以该基数计算,16年来人民币累计上升56.38%,美元上升0.11%,欧元、日元和英镑分别下跌5.57%、21.43%和10.56%。换言之,只有人民币在大幅升值。美元原地踏步,其他主要货币均下跌。
因此,所谓人民币汇率被压低并继续下跌的指责,完全违反事实,也违反专业知识。
美对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无关
记者:我国外贸顺差较高是西方攻击人民币汇率的一个焦点,您认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否跟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有关?
何伟文:2005年至2008年间,我国外贸顺差迅速增加。有趣的是,这几年也正好是人民币兑美元浮动上升、累计升值21.2%的时期。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无变化,顺差则减少了差不多1000亿美元,为1960.6亿美元。显然,人民币汇率水平与外贸顺差并无直接关联。
目前中国外贸虽有较大顺差,但不同贸易伙伴却相差很大。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顺差总额553亿美元。其中对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合计出现1014.6亿美元逆差,对美国和欧盟则分别有770.5亿美元和620.3亿美元顺差。但此期间人民币对日元下跌,对美元平稳,对欧元先升后跌。按照国际清算银行的贸易加权汇率,日韩台占人民币权重31.6%。美国和欧元区分别为21%和18.6%。对权重最大的部分,中国反而是逆差。怎么能用汇率来解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呢?
其实,导致中国外贸顺差的主因是中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具体环节,以及在产业链中形成的国际货物流。这在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之间,德国和东欧国家之间也体现得很明显。
1997年至2009年,美国对全球出口累计增长53.7%,对中国出口则增长443.4%,是前者速度的8.26倍。如果人民币汇率低估,何来这一相反结果?此间,美对华出口增速是自华进口增速的1.19倍,同期美国对全球贸易的格局却恰恰相反,进口增速是出口增速的1.47倍。这显然说明人民币与美国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相比,汇率并没有低估,相反对美国略微有利。
世界经济失衡主要是美国的失衡
记者: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今年3月作了题为《中国不公平的贸易导致美国失业》报告,认为由于对华贸易逆差,7年来中国共造成美国241万人失业。这一结论是否科学?
何伟文:这个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1999年、2000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分别增加117.7亿美元和151亿美元,美国就业也分别增加317.2万人和200.5万人;2001年,美对华逆差减少,就业反而减少了178万人,而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没有变动;2008年,美国制造业失业增加47.3万人,2009年猛增152.3万人,对华逆差却比上年锐减412亿美元,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无变化。显然,美国的失业问题同中国外贸顺差、人民币汇率都没关联。
美国失业率变化的根子在于经济周期和生产率。2001年至2003年,美国制造业生产合计下降5.01%,生产率提高15.15%,理论上就业应减少302万人,实际减少289.6万人,非常接近。2008年至2009年合计制造业生产下降9.6%,生产率提高5.9%,理论上就业应减少190.7万人,实际是199.6万人,也非常接近。这又证明同人民币汇率没有关联。
至于西方有观点认为,世界经济失衡也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这更不合理。且不说早已成定论的国际金融危机根源于华尔街的贪婪和美国金融监管失控,就拿现在流行的世界经济失衡论调来看,其实主要也只是美国的失衡,更具体地说是美国经常收支逆差太大,其他逆差国金额不大。
2009年,美国经常收支逆差大幅减少,原因主要是贸易逆差大减了3152.6亿美元,其中63%来自矿物燃料(主要是原油)贸易逆差的减少。美国逆差的首要原因是能源问题,而能源问题的一个基石是油价。油价的核心是解决美英期货交易的投机,即金融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美国逆差问题才算解决了一大部分。
美国贸易逆差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跨国公司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而转产国外,设立子公司,再从子公司进口,即“自己买自己”。按2007年基数,如果没有这一项,逆差要减少2345亿美元,占当年贸易逆差28.2%。
因此,解决世界经济失衡,美国理应负起主要责任,把自己的房子收拾好,而不要老是责难中国。
稳定汇率才是我担起大国责任的表现
记者: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个毫无科学依据的“人民币汇率低估”论,却被西方个别国家屡屡热炒并一再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
何伟文:其实,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主要发难者是美国少数议员。舒默议员不是学经济的,对汇率并非在行。但他偏要这样做,自然别有缘由。
首先,这是美国国内政治的需要。在美国经济复苏脆弱、失业率高企之下,将别国当作替罪羊是最简单、最迷惑人的办法。在美国,民主党面临的国会中期选举形势严峻,有分析认为民主党众院多数席位可能不保,他们一定要全力争取劳工选票,以增加就业为主打口号。而解决就业需要政府花钱,包括对雇主的减税、补贴,对雇员的救济等。奥巴马政府要解决200万人就业,至少需要300亿到500亿美元。但是,联邦财政赤字高企,拿不出这笔钱。所以,拿中国说事既省了钱,又开脱了自己的责任,还可以捞选票,可谓一本多利。
其次,推卸国际金融危机责任的需要。金融危机主要是美国造成的,当然应为此埋单。现在冒出一种很奇怪的议论,说美国和中国各负一半责任,理由是中国人民币汇率低估,所以顺差太大,并促成美国流动性过剩。如果中国不接受,那就是没有承担大国责任,今后再有危机就怪中国。
这种责难是非常荒谬的。且不说中国的顺差有多少变成了美国的流动性,如果美国没有华尔街的贪婪,金融监管没有那样惊人的失控,一切照章办事,次贷危机何以发生?何来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三,遏制中国的需要。只要重温美国压日元升值的后果,就不难发现其压人民币升值的用心。但是,单方面压迫一个主权国家做出牺牲的历史已一去不返,中国绝不会按照遏制者的需要牺牲自己的发展。
事实告诉我们,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最近20年来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凡是国际货币市场出现重大动荡,随之而至的总是经济动荡或衰退。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脆弱,欧洲债务危机刚有稳定迹象。中国和其他主要大国的共同责任是联手保持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等主要货币之间汇率的基本稳定,防止货币市场大起大落,防止金融投机再起,并以此为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的稳定复苏创造基础环境。此外,中国还需要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世界经济贸易提供强有力的市场和信心。这才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最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