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货币政策能成为发达经济体的救命稻草么
对于此次危机的起源,一个广为接受的解释是源于美联储10年来行使的宽松货币政策,同时伴随着金融监管职责的缺失。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的低利率(尤其是2003-2005年),加上设计复杂的衍生证券产品,吹大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肥皂泡,并最终将其吹爆。这个现实实际已经证明了持续的扩张货币政策具有不可持续性。 实际上从目前的救市手段来说,货币政策更多地作用在对金融市场的直接干预,其对经济的影响则是间接的。常规货币政策从根本上而言,实际就是改变全社会的基础货币供给量,通过金融市场为媒介,改善全社会的投资储蓄行为。然而,金融市场活动存在显著的顺周期性,当经济繁荣时,银行的信贷活动高涨,经济收缩时借贷的积极性降低,这也是危机期间导致流动性紧张的主要原因。实际的货币需求量不仅仅取决于政府的基础货币投放,同时也受到货币流转速度的影响。即使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但若这些流动性是凝固的,就像次贷期间美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几乎冻结的情况那样。那么,这种政策对于市场金融环境的改善作用实际非常有限。泰勒规则的提出者John
B.
Taylor在他的新书《离开轨道:政府行为与干涉导致、延长和恶化了金融危机》中指出,美国的救市政策不仅没有达到救市的目的,反而很多时候进一步恶化了市场条件。中短期内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作用效率,将决定于以下两点: 1)金融市场行为 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效率。以次贷危机爆发初期,2007年8月美国货币市场的利率展期(三个月和隔夜拆借利率之差)飙升到空间的水平,由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使得商业银行间的避险心理成为市场主流。这个时候,仅仅通过改善金融市场流动性,并不能解决企业资金成本高企的状况。 2)投资者行为 货币政策的效果更取决于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即使货币市场上资金成本大幅下降,投资者如果缺乏对未来经济前景的良好预期,也不会或者谨慎扩大投资活动。早在1933年,费雪(Fisher)就已经从“债务——通缩”的角度,解释了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后座力。资产和商品价格的下降,恶化了资产负债表,给债务人造成巨大清偿压力,迫使其低价倾销,企业的投资活动则大幅缩减。 正如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所得到的结论,货币供应量与总体经济活动、货币收入和物价水平存在紧密关系;货币变量的波动具有独立起源,并非是总体经济活动的被动反映。全球经济危机后,总需求的减少必然带动总体经济活动的减弱,对于实际货币的需求将呈现减少态势。为应对危机而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不退出已然是一个问题,如果出现再次全球经济下滑,只能期盼各国货币当局审时度势,避免频繁地采用并不对症的工具来疗伤,把外伤治成了内伤。 长期而言,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必然导致该国货币价值折损。回顾1914年以前,在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下,各国货币发行量受到黄金储备量的内在约束,同时派生的固定汇率制度使得全球经济即使在缺乏对国际资金流的管制情况下,也没有出现大的投机冲击现象发生。这种天然形成的货币纪律,成为各国间金融活动的一道隐形屏障,降低了经济体内部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然而,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这种内在的制约已不复存在,各国可以依照各自需求自由制定货币政策,限制货币供应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当局对于恶性通货膨胀的顾虑。然而,为了给经济运行增添润滑,货币当局往往倾向于容忍温和的通胀,这种情绪在没有经历过恶性通胀的国家尤为显著。 列宁曾说过,没有比摧毁货币更好、更微妙的方法来推翻现存的社会基础。货币的威力从来就没有被大家忽视过。伯南克应该还记得2002年他给弗里德曼和舒瓦茨的经典著作《美国货币史,1867-1960》一书题的词,“我从他们的著作中获得的思想是,货币的力量难以估量,特别要注意其在不平衡方向上被放任。”。以上研究,基本阐述了一个很难被接受的现实,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财政政策抑或货币政策均已不再有多少扩张空间,如果经济再度受挫,真不知道该拿什么来拯救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