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作为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钾肥价格快速上涨。然而,由于我国在钾肥定价上的“双轨制”,造成进口钾肥与国产钾肥客观上的巨大价差,由此导致国家、农民、企业利益受损,流通环节渔翁得利,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倒卖钾肥牟取暴利的现象,致使国家控制钾肥价格以补贴农民的惠农政策落空。
巨大价差导致疯狂倒卖
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盐湖集团,目前是我国也是亚洲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占国内总产量的80%,预计今年氯化钾总产量将超过200万吨。然而,在产量、价格稳步提升的同时,盐湖集团销售却出现了大幅下滑。 截至2008年6月30日,盐湖集团仅销售氯化钾61.9万吨,没有实现时间过半、销量过半。而2007年同期销售约77万吨。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受国际市场钾肥价格持续上扬和国内钾肥需求量上升的影响,公司基于钾肥市场价格上涨的预期,因此出现了惜售。 对此,盐湖集团明确指出,绝非有关传闻所说的“惜售待涨”那么简单。“不是我们不销,是不敢销。”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李小松坦言,“不敢销”是因为疯狂的倒钾行为。“现在我们销出去,人家就地倒卖。中间至少有800至1000元的价差。销售出去,钱都让中间环节挣走了。”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钾肥市场价格在5000元/吨以上,而国际钾肥市场价格已涨至1000美元/吨。而目前,国家发改委给盐湖集团钾肥出厂价格仅定在4000元/吨。巨额的价差导致了“钾肥倒爷”的出现。 “现在漫天遍野打电话要钾肥,连价格都不问。只要能批2000吨钾肥,马上就给100万(元),给中间介绍人20万(元)。不压住不行啊!”李小松说。
弊在价格“双轨制”
据悉,国家为支持“三农”,对国产钾肥价格由发改委控制,给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的价格标准,企业必须执行。但是,此举控制了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却没法控制。 我国是一个贫钾的农业大国,钾肥年需求量接近1100万吨,国内生产量只有300万吨左右,进口依存度高达70%。因此,国内钾肥市场价格基本取决于国际钾肥价格。 我国的钾肥进口由两家国内企业负责。有关专家指出,这种进口模式虽然避免了国内企业多头对外、竞相抬价的不利局面,但企业毕竟要追求最大利润,而且其中一家企业的大股东之一还是外国钾肥生产商。因此,对众多的钾肥企业和农民用户来说,他们拿到的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无几。 “市场是放开的,对我们生产企业的出厂价又是控制的,又回到价格‘双轨制’的年代了。企业因此一年流失几十亿(元)。对国家、对企业都是巨大的损失。既不利国,也不利民。”李小松说。 相反,大量的利益流入一些根本没有对钾肥做出任何贡献的人的腰包。客观上使国家控制钾肥价格以鼓励“三农”发展的惠农初衷落空。 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到了流通商那里,价格都一样。广大的农民并没有因为国产钾肥价格低而受益。 对企业来讲,也是有诸多的弊端。不管是不销,还是不敢销,目前生产的钾肥只能往库房存,首先是压住了流动资金,还要给银行付利息,企业的经营成本在增加。并且库存毕竟是有限的,到了一定时候,也会成为问题。运力也会成为制约销售的瓶颈。 那么,这种情况还将持续到什么时候?李小松直言“不知道”。他说:“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整。国家应该放开价格,国产、进口一视同仁,把给农民的补贴由暗补变明补,哪怕给企业加大税收。”
钾肥价格放开势在必行
对钾肥定价问题,作为最大资源地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也认为不合理。海西州常务副州长吴海昆认为,钾肥企业开发当地的资源,由于资源是国家划拨,而增值税实行的是先征后返的政策,对生产企业减免的各项税、费都是本来应该给地方政府的。结果是资源地几乎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和收益,资源开发和强区富民的和谐共赢成为一句空话。 经济学博士、现任青海省副省长马建堂说:“一是农民没有受益,二是资源地没有受益,三是生产企业也没有受益。该受益的群体、部门都没有受益,只是流通商从中受益了。说明这种定价机制本身已经不符合实际了。” 马建堂建议,国家统一并放开国产钾肥价格。继续征收增值税,取消增值税返还政策,税收由国家直补农民;提高钾肥生产企业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建议实行从价征收,所收税款归地方,以充分地补偿资源;建议征收盐湖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这样,既体现了对农民的补贴,也有利于生产企业扩大生产和资源地受益,同时,也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马建堂说。他认为,要善于利用价格信号来处理经济运行的问题、保证农民利益的问题。企业生产,政府征税,税收补贴农民。“由市场决定价格,价格越高,征的税越多,对农民补贴的也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