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年中考核、“钱荒”双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项有力的揽储工具,6月份发行形势“量价齐升”。
根据银率网最新统计数据,截至6月28日的一个月时间里,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达到3286款,发行量环比上升21.3%,创下历史新高。而城商行的理财产品发行量继4月坐上头把交椅之后,再次以1126款超过股份制银行居首。
除了数量上升外,当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水涨船高”。据Wind资讯统计,6月20日之前发行的理财产品,只有少数产品预期收益率在5%以上,之后几天基本达到5%。
“短期、高收益”
“短期、高收益”是6月下旬银行出的牌。
6月短期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少于6个月)发行2850款,占6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的86.7%。其中,1月以内产品发行236款,环比上升13.5%,占比7.2%;增幅最大的3~6个月期限产品,环比上升38.4%;占比最高的依然是1~3个月期限产品,占比超过50%至54.2%,发行数量为1782款。
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6月末银行间资金趋紧的情况存在短期性,所以银行更愿意以相对较高的成本,去吸引客户资金投资。“从银行角度来讲,短期的高成本产品可以解决短期的揽储任务,相对划算。”
据银率网统计,6月份除了1年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出现下降之外,其余各期限理财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涨幅最高的是1~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较5月同期上升0.65个百分点。小于1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6%,环比升0.51个百分点。形成对比的是,1年以上期限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下降了0.64个百分点至5.32%。
发行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最高的银行中,此前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成员往往位列前三。不过6月份,股份制银行中的广发银行和招商银行也榜上有名。在小于1个月的理财产品发行中,广发银行以5.88%的高收益率排名第一;3~6个月产品预期收益率排名中,招商银行则以5.95%的收益率居首;湖北银行以5.8%的预期收益率排在投资期限为1~3个月的理财产品首位,其他期限产品收益率居首的均是外资银行。
“中小银行都是同业资金拆入的银行,6月份遇到银行借不到钱的情况,转向理财产品抓客户资金是比较有效的渠道。”一位城商行个人业务人士认为,(由此)股份制银行在6月份纷纷加入理财产品价格战。
不过,到7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状况逆转,出现了“量价齐跌”。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7月第一周,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数量较6月末最后一周环比下降了11家,理财产品发行量也下降了77款,预期收益率也全线顺势下跌。
城商行发行量再居首
自去年三季度以来,城商行发行理财产品呈现出“凶猛”的势头。理财产品发行量“三足鼎立”态势中,城商行频超国有大行发行量,今年亦两度超过股份制银行坐上头把交椅。
上述股份制银行理财师认为,城商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迅猛增长原因在于其揽储的压力相对于股份制和国有大行更大。6月份在银行钱紧、年中考核等多重压力之下,城商行的理财产品发行又领跑。
6月份,城商行发行理财产品1126款,发行量环比上升24%,占比达34.3%居首位;股份制银行发行1092款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升16.2%,占比为33.2%,略低于城商行;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邮储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875款,发行量占所有银行理财产品的26.6%,环比上升19%。
单家银行发行量排名,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依然占据优势。6月份,中国银行以230款的发行量位居第一,广发银行发行224款排名第二,工行发行212款排第三。在发行量排名前10的银行中,仅有江苏银行、南京银行(601009,股吧)上榜,发行量分别为92款和76款。
上述城商行个人业务人士表示,现在城商行是以更高的价格来吸引理财客户,以达到揽储的目的,如果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推进的话,加之投资非标的比例限制,城商行将承受更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