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由于市场流动性空前紧张,加上半年度考核因素,不少银行纷纷推出预期收益率高于5%,甚至达7%的理财产品。但随着流动性恢复正常,高收益产品本周难觅踪影。
7月1日,证券时报记者收到农业银行的一条短信,称该行正在发售一款“安心得利”理财产品,收益率为5.5%。而记者昨日致电农行客户经理查询,被告知该产品已售罄。“7月1日上午9点开卖,不到20分钟就没了产品额度。客户都抢着买这种收益率水平高的产品。”该客户经理称。
记者发现,目前在售的收益率高于5%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屈指可数,且多为中小型银行所发行。银率网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地区在售的预期年化收益高于5%的保本保收益产品仅有4只,为光大银行和上海银行发行,产品期限比较长。
另外,预期收益率高于5%的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也仅有6只,其中,东亚银行发行了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的产品,但该产品期限长达1098天;其余产品为北京农商行和招商银行等发行。
一周时间内,理财产品收益率犹如“坐过山车”。对此,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分析说,一方面,6月流动性危机曾造成银行头寸空前紧张,但目前银行已不缺资金;另一方面,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回报率也没有流动性紧张时那么高,整体利率水平正往下走。
刘东亮表示,上一周部分银行给出很高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主要是为了达到吸储目的,银行可能要“倒贴”给客户一部分收益,这是不可持续的。如果7月、8月市场上再次出现资金紧张局面,高收益理财产品肯定会重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