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流动性风波”的蔓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节节攀升。
6月25日,民生银行发行第083期特别02款(温情盛夏)理财产品,期限分为35天、61天,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00%。
在其正在发行的产品中,第083期(特别计划)的期限仅有62天,按门槛不同,年化收益率为6.20%、6.50%和6.80%;另第083期(电子银行专属)(特别计划)理财产品,期限仅有35天,年化收益率也高达6.6%、6.8%。
自6月14日建行始发年化收益率高达7.39%的乾元保本型2013年第136期理财产品后,不断有银行“高位传花”,发行收益率超7%的理财产品。
据银率网统计,本周发行的产品中,除民生银行外,华夏银行的2013年创盈(定向)1468号72天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也达到7%。
另外,各家银行发行的1-3个月固定收益类产品理财产品中,给出6%以上收益率的产品比比皆是。更另人惊讶的是,这类产品在最近每周的收益都接连提升。普益财富的最新统计,在上周发行的259款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2%,环比上升30个基点。
“真是太疯狂了。”上海一家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高管向记者表示,前两天他还以为7%收益率的产品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并且期限应该在1年左右,完全没有预料到竟是短期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该高管称,就在上两周,该行下属的某分行曾发行一款年化收益率5%的产品,当时还曾因收益率过高而挨批评。“没料到不少同业迅速就将收益提到7%。”
上海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私人银行部负责人认为,短期限产品要想得到如此高的收益,按照一对一匹配的模式很难做到,有两种选择,一是投向原有的多对多资金池;二是直接将资金用于银行间市场拆借,银行也可以赚点差价。
记者调查发现,后者正被不少银行采用。6月14日,北京银行针对私人银行客户发行SHIBOR关联的14天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最低门槛要求600万元,募集规模5亿元。
该产品的投资范围是银行间货币市场存/拆放交易、银行间市场国债等品种,具体投资比例为:银行间货币市场为90%;现金、存款为10%。收益计算方面,投资者的回报与起息日当天的14天SHIBOR相关联,年化收益率等于当天利率的80%。这款产品在6月21日成立,当天同期SHIBOR利率为8.566%,因此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6.8528%。
随后,北京银行在6月18日发行一款SHIBOR关联的14天理财产品,规模10亿元,起息日为6月28日。6月24日,北京银行又紧接着推出一款SHIBOR关联的1个月理财产品。这两款产品的认购门槛、投资范围、比例都与首次发行的产品相同。
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最近也发行了类似的产品,期限97天,年化收益率与3个月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关联。成立当天,同档期SHIBOR为5.79%,投资者年化收益率可达5.77%。发行过程中,为满足更多投资者的需求,该产品规模由5亿元上调为15亿元。
按照银河证券的统计,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三家在2013年1季度中的同业负债/负债都比较高,分别达到21.3%、25.2%和23.3%,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风波”带给它们的压力,正好解释猛发高收益产品的背后动力。
另外,与目前众多机构鼓吹的银行理财风险爆发相反,在收益提高后,上市公司、个人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热情猛增。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6月份以来,上交所的上市公司中共有19家公告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计划,规模达到44.76亿元。另外,从各地的报道看,在理财产品收益率飙升后,投资者们涌现了一波“抢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