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票类理财吸取巨亏教训 加大投顾掌控力
2012-11-28   作者:唐曜华 蔡恺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编者按:前公募基金一哥王亚伟在深圳低调复出不久,就有传言称他担任招行某款理财产品的投资顾问,随后传言被否定。不过,这也折射出银行在股票类理财领域悄然由依赖投资顾问名气揽客的纯平台角色,向主动管理者角色转换。如今银行已朝着集合优秀资管机构的综合财富管理机构方向转变,而非仅充当知名资管机构募集资金的通道。

  投资顾问对银行理财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提升理财能力美誉度;使用不当则可能伤到银行自己。而三年前2009年股票类理财产品大幅亏损风波让银行站到了风口浪尖,而背后实际运作理财产品的投资顾问则少有人指责。
  近年来银行一直在努力摸索如何管理好这把利剑,以使出最大威力,而不划伤自己。银行越来越注重提升遴选合作机构、动态调整投资顾问等能力,选择的资管机构所属行业呈现多样化,合作模式也出现了三大变化。

  合作模式三大变化

  银行股票类理财产品发行高峰期出现在2007年~2008年,但因受金融危机冲击而出现大幅浮亏让股票类理财产品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致力于成为专业理财机构的银行并未因此而放弃股票类理财。
  如今银行股票类理财已在吸取此前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变革。银行股票类理财背后的投资顾问队伍在不断扩大,从最初以基金公司、券商为主,扩充至包含私募基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更多类型的资管机构登上银行理财投资顾问选秀的舞台。
  不仅如此,银行与投资顾问合作的模式也趋于多元化。2007年~2008年期间银行与投资顾问“一只产品指定一家投资顾问管理”的合作模式至今让一些银行难以摆脱产品浮亏的包袱。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目前银行与股票类理财投资顾问的合作,已出现三大变化:一是“一对一”合作模式选择投资顾问的门槛在提高,银行倾向于选择行业内受广泛认可的资管机构;二是越来越多的银行采用“一对多”合作方式,即一只产品选择多家资管机构担任投资顾问,并进行动态调整。即使是投资分级类股票投资工具的优先级理财产品,也倾向于选择更多的资管机构合作;三是银行还与投资顾问合作进行保本策略创新,进一步提高理财产品投资风控能力。
  上述第一个变化始于2010年。由于2009年普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股票被叫停后,股票类理财产品逐渐退到高端理财的阵地,私人银行成为发行此类产品的主力。2010年多家银行私人银行不惜高价挖到行业内颇有名气的资管机构担任投资顾问,比如招行一款产品选择华夏基金公司担任投资顾问,中信银行多款产品则选择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担任投资顾问。
  上述第二个变化始于光大银行(发行的阳光私募基金宝产品。近年来“一对多”合作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和成熟,并由单个行业多个投资顾问模式向跨行业多个投资顾问的模式发展。招行近期发行的睿远三期产品就选择与不同行业的多家资管机构合作,投资对象涵盖券商定向资管产品和集合资管产品。

  银行主动管理能力受考验

  对于银行理财来说,找投资顾问合作并不难因为有很多资管机构垂涎银行的发行渠道。但如何从大量投资风格不同、管理经验不同的资管机构中挑选出佼佼者,成为考验银行的一大难题。
  为了降低单一投资顾问投资失利给银行带来的声誉风险,目前一些银行逐渐抛弃了跟单一资管机构合作。“我们不会再采用单一投资顾问模式。不同的投资顾问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表现不同,即使是明星基金经理也可能在某一个市场环境下有着很好的业绩,但市场环境变化后这种业绩不一定能够延续。此外,只选定一家资管机构还可能因人员调整而带来变数。”光大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张旭阳称。
  此外,银行越来越奉行固定收益类投资与股票类投资组合的投资模式,其中银行会主导固定收益类投资,发挥自己在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领域的优势;然后再运用伞形结构进行股票类投资,银行自主选择优秀的资管机构并进行动态调整,该原理类似“基金中的基金(FOF)”。
  “在FOF领域的投资,银行选择的投资顾问类型较多,产品投向包括信托计划组合、私募产品组合、基金产品组合、券商理财产品组合或者多元化产品组合。”张旭阳称。
  这意味着银行首先必须建立筛选机制,在数量众多的资管机构中“慧眼识珠”。其次,银行必须建立一套动态调仓机制,根据投资顾问业绩的变化,动态调整资金在不同投资顾问管理产品的分配比例。甚至还会剔除业绩表现较差的投资顾问,更换上表现较好的投资顾问。
  事实上,从过去与银行合作的投资顾问情况看,不同投资顾问业绩表现差异较大。2007年底某股份制银行发行的两款产品,截至今年10月底,其中一款由基金公司担任投资顾问的产品浮亏41.89%,另一款由招商证券担任投资顾问的产品浮亏23.38%,两者差距较大。
  即使同样受2008年以来股市低迷影响,净值大幅缩水而不得不延期的理财产品,延期后表现也不一样。有的银行股票类产品最后以超过30%的亏损幅度到期,有的产品到期时亏损幅度已缩小在7%以内,比如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担任投资顾问的某款理财产品就属于这种情况。

  借鉴海外银行经验

  相比内地银行的股票类理财经验,混业经营多年的海外银行股票投资经验以及选择产品投资顾问的做法显然值得借鉴。
  与内地公募基金经理年轻化现状不同,海外基金业发展更为成熟、基金经理大多拥有长期股票投资经验,这也为海外银行挑选投资顾问提供了便利。
  东亚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认为,选择基金经理,最重要的一点是其管理的基金过往表现,因为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和经验,最终会在他管理的基金上体现出来;虽然“星级基金经理”头衔很诱人,但说不定会有水分,最好还是要观察他管理的基金在牛市和熊市周期中的表现,如果基金已运行4年~5年,在市场高低潮中表现趋于稳定,那证明他是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的专长和投资经历也很重要,“比如让擅长债券投资的基金经理去管理一只股票型基金,那肯定要先打个问号;还有基金经理的出身背景也很重要,如果基金主要投资港股,找一位只在香港待了不长时间的台湾基金经理来管理肯定不合适,一定要找熟悉当地市场的人。”陈柏轩称。
  与国内银行挑选投资顾问看重基金经理投资水平不同,恒生银行更看重基金公司的管理制度、投资哲学,这一点亦与海内外投资环境不同有关。“国内投资者基本上只能投资A股市场,可选择的投资品种较少,因此购买股票型理财产品往往看重投资人水平,再加上A股近几年表现不尽如人意,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能稍微跑赢大盘已算不错。”恒生银行执行董事、财资业务及投资服务主管冯孝忠说。
  据了解,恒生银行一般会选择全球销量较大的基金公司合作,除了观察具体基金的过往表现,同时也看重这些基金公司运作时间长短,是否熟悉当地市场等。
  “如果说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对基金表现的影响占10%~20%比重的话,那么公司投资哲学的影响则占80%以上。”冯孝忠说,一般来说,只有选择与较小规模的基金公司合作时,才会特别看重基金经理的名气和投资能力。
  此外,东亚银行还比较注重考量基金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研究能力,以及是否重视投资者教育,会否与银行合作进行投资者教育。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收益最高达36% 挂钩票据理财诱惑 2012-11-26
· 基金托管行:非短期理财基金莫进 2012-11-26
· 瑞银财富管理:财政悬崖或可避免 美股明年看涨 2012-11-26
· 理财产品可能分摊市场坏账 投资者无视高风险 2012-11-23
· 《给工薪族的第一本理财启蒙书》 2012-11-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