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挂钩部分保本”系列产品创纪录,风险部分保本
最高预期收益36%的银行理财产品,值得投资吗?
据理财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今年5月至今,最高预期收益率超过15%的银行理财产品中,挂钩股票的结构性产品所占的比例已超过了2/3,其中恒生银行所发行的“股票挂钩部分保本”系列产品预期年化收益最高可达36%,顺利夺冠。而此类产品中,最常亮相的发行银行是星展银行和恒生银行。
那么,最高预期收益是如何计算出来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结构和真实的投资结构相关性又有多大?
最高收益如何算
对于挂钩股票结构性产品来说,期权配置至关重要,不同的期权模型不但可以得到不同的收益率计算值,还能体现出不同银行的实力水平。
“相比而言,外资行比中资行在衍生工具的使用上更有经验,能设计出具有更加复杂结构的期权模型,尽可能做到市场涨跌双赢。在目前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挂钩股票且能设计出高预期收益要有完美的模型才行。”法兴(中国)投资、个贷及银行卡产品策略部总经理吴蔚分析称。
对于预期收益的计算,要通过衍生品的模型,一般需要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变量参数。在这些变量参数中,除了利率水平、股票的价格、产品期限等可以确定的参数外,还包括许多不确定的预期参数,比如银行对市场波动性的一系列预估等。这些预期完全取决于银行对市场的经验和预判能力,也是最能体现银行差异和优势的地方。
银行将通过历史参考、模拟测试或预估的数据代入衍生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出可能的收益范围,而最高预期的收益率就是计算所得收益的最大值。“有时候也会出现向下修正的情况,但最高预期收益率不可能超出收益预期范围。”吴蔚称。
而结构性产品往往有保本设计,但保本的程度直接与最高预期收益负相关。恒生银行发行的部分保本类型的挂钩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达36%,而星展银行发行的完全保本的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则不到20%。
存在普涨普跌风险
在每款挂钩型产品中,都会有对标的趋势的预判。在投资者决定购买产品后,投资者就与银行形成了同样的趋势观点。而投资者实际获得收益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市场波动与收益结构之间的偏差,一方面取决于银行的衍生工具的操作能力。
“一般情况下,银行是按照和投资者已达成一致的预期购买期权、掉期等股票指数的衍生产品,银行和投资者之间并不存在对赌的概念。”在吴蔚看来,真正与投资者对赌的是对标的持相反观点的另外一个交易方。
目前,结构性产品中挂钩股票的最多,其中挂钩港股占据绝大多数。“大家对股票,尤其对港股的熟悉程度相对更高,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切入点。但是产品都集中于挂钩股票,尤其挂钩港股,这实际上加大了收益潜在风险,很可能形成普涨普跌的现象。”吴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