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最热门的资产配置,不再买房子,也不是买股票,而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在理财产品的冲击下,不仅银行内的存款构成发生变化,不同银行之间的存款也频繁“搬家”。很多人说,理财产品其实就是变相的利率市场化竞争,每家银行都渴望给出更高的利率来“虹吸”别家存款。 很多人对理财产品热潮非常担心,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影子银行的风险。不过,毕竟不像美国金融危机是衍生品爆发的。理财产品热潮更像是1970年代美国的“破Q”(Q条例)创新。Q条例创造了银行业的各种管制,比如大额可转让存单(CD)的出现就是绕开或者破除这种管制。 我们都知道,2010年可以说是理财产品的“爆炸元年”,在监管层强制要求理财入表内之后,2010年表内理财产品发行余额高达2495亿元,2011年急速上升到9678亿元,今年估计余额能达到2.5万亿。但是这中间有一个困惑,因为在2011年大部分解释理财产品井喷的原因是:通胀高、负利率、资金面开始趋紧。居民和企业忧虑存款在银行里面受到负利率的侵蚀,他们非常有动力购买高利率的产品。而银行在资金逐渐趋紧下,也非常愿意给出较高的理财产品收益。但是这个理由在2012年是很难成立的,因为通胀开始回落,利率已经变成正的,而且经济下行严重,好的投资项目越来越少,能给出的实惠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理财更加狂飙突进,着实令人费解。 如果很难用清晰的基本面因素来解释,那么只能接受“趋势自我强化”的原因,而在这个过程中大规模的道德风险必然会涌现,理财产品从金融抑制下给出的“正常利益”,变成给出“超额利益”,那么对应的,投资者要支付意想不到的风险。 监管部门在2009年为遏制表外化,刺激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给理财产品“背书”:表内核算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或结构性存款在出现投资亏损后需要由银行弥补损失或实现承诺的收益。尽管监管部门是针对一部分理财产品的“背书”,但很多人被银行销售代表误导,以为只要是理财产品就是更为灵活的存款替代物。 对于银行来说,它们的重点不可能还是放在保本产品上面,所以长期的信托型、挂钩型、债券型理财产品变成了它们最渴望发展的部分。事实上保本类产品的比重正在下滑。银行希望继续提高产品的收益,但是扩大产品的风险。而此时,监管部门也心领神会地发出“买家自负”声明。 这意味着,饱肚子的饭局结束了,暴饮暴食暴毙的宴席开始了。我们猜测,银行在面对经济下行、贷款质量恶化、坏账率“温水煮青蛙”升高的趋势下,一定有动力将正在变坏的项目变换成信托、债券等理财产品去兜售,这不像过去是小产品类,可能将是大产品类。如果我们将负利率时期的理财产品视为“追逐一般性的社会利润”,那么现在,理财产品将变成“分摊一般性的社会坏账”。中国不会有次贷危机,但是会有“坏账分摊”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