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地铁的一卡通名曰Oyster Card,功能如同中国内地城市的交通卡或是香港的八达通。Oyster
Card,直译过来就是生蚝卡的意思。所以,在伦敦坐地铁就像卡在炭火上的烤生蚝。
这实在是一个兼具信、达的翻译,好吧,少了点雅。
何来此说?第一,伦敦的地铁车厢大约只有上海的1/3宽;第二,车厢与车厢之间并不相通;第三,车厢内没有冷气;第四,“伦帮菜”炸鱼块和薯条(Fish and
Chips)滋养出了太多的XXL伦敦人;第五,车厢内三五成群读书翻报延展了活动半径(这就是为什么默多克把《太阳报》改成了名副其实的小报)。
既然伦敦人可以把薯条切得比拇指都粗(当然是和记者的拇指比),为什么不能添置一些升级版的地铁车厢呢?2012财年,英国政府公共开支预算为6830亿英镑,同比减少了270亿英镑,22亿英镑的交通开支却只减少了1亿英镑。
钱到哪里去了?我们可以这样估算一下:各国记者在伦敦奥运会非注册媒体中心(London Media Centre)注册领证后都能得到一张90英镑的Oyster
Card,公开数据显示,赶来伦敦报道奥运会的各国媒体人士将超过两万名,如果有一多半人在LMC注册,这就是一笔百万英镑的开销。
上周,伦敦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又兴冲冲地宣布了一项拥军爱民的举措——在伦敦为奥运保驾护航的军方人士将免费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时间为7月21日-9月11日一共55天。目前奥运安保中的军方投入已经达到1.7万人。按照Oyster
Card的日均车费封顶优惠计算,再根据伦敦奥运场馆对应的地铁线路范围(伦敦地铁以市中心为1区向外辐射,1区线路范围内搭乘地铁最便宜),每人每天花费10英镑是一个合理的价位。假设有1万英国大兵常驻伦敦,那这笔开销的总价是550万英镑,这还不算免费搭乘其他交通工具的费用。
问题是,大赛期间背着摄像机或是单反的各路记者能否挤得上开往斯特拉福德的地铁(Stratford
Station,奥运核心场馆所在地)?
伦敦欢迎你,哦,稍等,前提是你要将就点——这就是东道主给人的感觉,好比端来一盘热气腾腾的水饺任你敞开肚子地吃,却又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我们没有醋。”
前面说到的LMC同样如此,非注册媒体中心之于体育专业媒体的意义,如同盼来德罗巴把中超当英超看:聊胜于无。
当《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向西敏寺(Westminster)的一位老警察打听LMC时,只见他掏出老花眼镜,凝视了记者手中的地址两秒钟:Sorry(对不起)……
LMC媒体接待主管斯蒂芬妮和记者聊天时坦陈,在国际媒体中心(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Centre)注册的记者可以进入LMC,反之则不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二等公民”。
那又何妨,从LMC出来,拿着一张90英镑的Oyster Card,只要换乘两次坐13站就到奥运公园了。
东道主类似的纠结浸淫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说起住,又是一通罄竹难书。记者粗略丈量了一下酒店淋浴房的面积,猜猜有多大?这可比预测伦敦天气还难。
答案是:长50厘米、宽50厘米——可以容下10个250。按照单位面积租金算,这里比伦敦金融城的办公室贵多了。
这般戏谑的对比还体现在奥运关注度上,22日,BBC网站的头条是“什么样的音乐可以让你听着跑完一英里?”《卫报》聚焦叙利亚问题,《太阳报》则是血腥命案。奥运在哪里呀?
记者调了一圈电视频道,频道A:天空电视将环法自行车赛的报道排在了奥运新闻之前;频道B:好莱坞电影;频道C:板球比赛。电影播完了,板球比赛还在转播。
告诉我,除了英联邦国家,谁看得懂板球比赛?连苏格兰人都不看。
说起苏格兰人,不得不提英国国粹斯诺克的代表人物亨得利(Stephen
Hendry),这位斯诺克界的马拉多纳今年刚刚退役,他打了27年的职业比赛,奖金多少?不到900万英镑,不及一名英超球星两年的收入。扔一块银元让梅兰芳唱一出《贵妃醉酒》?于斯诺克这个体育项目来说就是这般窘境。我们可以拿美国网球永远的骄傲桑普拉斯(Pete
Sampras,说句题外话,他是希腊后裔)来比,他的巅峰时代只比亨得利晚几年,人家打了不到15年的职业比赛,奖金总额超过4300万美元。
英国人固然自娱自乐,但又何尝不想领潮流之先,今年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Wimbledon Open)上,东道主的宠儿穆雷(Andy
Murray)又让人失望了。
没关系,英伦纠结易结又易解,穆雷闯进决赛了!他是英国人!穆雷输给费德勒(Roger
Federer,瑞士网球巨星)了……他是苏格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