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条“深圳地铁将设VIP头等车厢,票价翻倍保证有座”的新闻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此后,深圳市轨道建设办回应说,深圳地铁并没有所谓“VIP车厢”计划。与此同时,上海地铁迅速表态:“地铁是公共服务设施,每个乘客都是VIP。” 这条新闻粗看之下,似乎设VIP车厢将“地铁搞成三六九等”,伤害了大多数乘客的自尊;而上海地铁的表态能赢得多数人的“感情分”。但是,仔细思考一下,目前上海地铁的现状能称得上“每个乘客都是VIP”吗? 对每个上海市民而言,地铁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爱,在于它提供了快捷、准时的交通方式;恨,在于地铁客流不断攀升,车厢实在太过于拥挤,尤其是高峰时段,多条线路的车厢满载率都超过120%,乘客挤在车厢里经常是前胸贴后背,一动也不能动。乘客说,挤一挤也就罢了,地铁还存在不确定因素——时不时发生故障,有时候20分钟的路程要走1个小时,上班迟到,误时误事。显然,就目前的乘车环境而言,上海地铁距离“每个乘客都是VIP”的目标还很远。 “每个乘客都是VIP”还可以理解为,城市地铁承载着城市公共交通的使命,具有普惠性。但现在国内地铁在普惠性方面做得最好的当属北京。自2007年10月7日起,北京市轨道交通全路网实行单一票制,票价为每人次2元。据测算,相对以前的票制票价,80.2%的乘客平均每人次减少支出1.3元,2009年北京轨道交通出行比例比2006年提高了15%。北京地铁的“普惠”让公共财政在这一领域实现“共享”,被视为“共享发展成果”标本。但是,上海地铁呢?票价起步就是3元,一个上班族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支出最少6元,多则10多元,负担实在不轻。再说深圳地铁,起步费为2元,即使真的设置了“票价翻倍保证有座”的“VIP头等车厢”,起步费也不过才4元,只比上海地铁的起步费贵了1元。 飞机、火车、轮船上都有不同舱位等级,消费者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选择。笔者认为,从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角度来说,地铁设“VIP车厢”也并无不可,前提是运能充足。我们期待上海地铁尽快实现“VIP”,但是在与“VIP”半点不沾边的情况下,就不要空喊“每个乘客都是VIP”的口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