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股市、楼市走势不明,风险较高的情况下,加上媒体的热捧,投资者们都把目光对准了各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而银行方面也顺势而为,新推理财产品层出不穷。 但在2010年时间过半,国内各商业银行的一千多款理财产品纷纷到期时,不少投资者发现,拿到手里的钱“缩水”了。原来,他们被收取了销售服务费、理财资产托管、保管费、管理费等种种理财费用。因此,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被收费”难以避免,所以购买时一定要弄懂收益率。
投资者不明就里“被收费”
“买的时候都不知道。”张小姐在某国有银行购买了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约为4.86%,但扣除了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等高达1.56%的费用后,产品到期时,她能获得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3.30%,“交去几百元的管理费后,我的收益只能拿到预想的一半了。” 另一位黄女士,则在今年初买了一款某银行20万元的结构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5%以上,到7月,由于该产品此时的收益仅为3%左右,未达到她的期望值,因此她便想赎回,结果银行要求她缴纳2%的手续费,黄女士一算,这时办理赎回的话,投资半年多的资金非但不能获得收益,还要损失约1000元,于是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记者了解后发现,理财产品费率水涨船高已是普遍现象。据一统计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部分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费用都达到了1%到1.5%的水平,几乎与基金公司的管理费用水平旗鼓相当。 如某股份制银行此前发售的“金选双赢”理财计划,费率达到了2%,这意味着,投资者买10万元的该产品,就要支付相关费用高达2000元。
理财产品费用怎么算
这些费用都分到了谁头上?某股份制银行一理财师表示,理财产品投入,也需要很多成本。 如果银行自行投资,理财产品收费只需涉及手续费、托管费,部分银行还会收取投资管理费。 但也有不少理财产品需要聘请信托、基金、券商等专业机构作为投资顾问,这就需要支付信托费、业绩报酬支出等。 而销售服务费,则是给银行的销售机构的,如网点营销人员、网点费用等。 由于银监会对理财产品的收费并无明文规定,因此,各大银行大多根据自身成本自主定价,其间弹性也比较大,有的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而有些甚至超过3%。 理财师因此建议投资者,关注预期收益率外,还应算算相关费率这笔账。 因为购买理财产品,要无故损失以上那么多费用,所以为了确保投资有收益,投资者在购买时,对收益率就得特别留心了。理财专家提醒,一定要把“预期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弄明白,还需特别注意“终止条款”“提前赎回”等字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