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产业预警
产能过剩 标准缺失 政策风险
    2010-06-08    作者:记者 罗博 焦国栋/济南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宁夏首家生产电动自行车的企业——宁夏艾力特车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清点装配好的电动自行车。 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去年年底,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之争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不小的波澜,一些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受到影响,今年年初一度陷入订单骤降、员工情绪不稳的困境。就在厂家彷徨不安时,电动摩托车“新国标”被叫停。今年3月底,还没等企业回过神来,电动自行车又进入了部分省市的“家电下乡”补贴范围,一时间又供不应求。短短三个月时间,电动自行车企业经历了“悲喜两重天”。
  日前,记者在被称为全国第四大电动自行车产业基地的山东沂南县采访时发现,由于电动摩托车新国标暂缓实施和电动自行车进入部分省市“家电下乡”的补贴范围,大多数企业已走出前一阶段的低谷,市场行情的回暖甚至使一些准备不足的企业出现招工难的现象。
  不过,一些基层干部和企业人士仍然担忧,他们认为产能过剩、低价竞争和标准缺失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期望国家尽快对此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规范。

  电动自行车成城乡群众首选出行工具

  电动自行车作为新一代便捷交通工具,受到了群众青睐。记者在山东一些县市采访发现,目前电动自行车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传统自行车,在一些农村地区甚至把电动自行车作为结婚的必备陪嫁品。
  据记者调查,多数购买电动自行车的消费者都是基于两大原因:一是电动自行车成本低,价格适中,方便充电。如摩托车每百公里的耗油约3公升,花费有15元之多,而电动自行车耗电约1度多,花费约0.5元钱,两者相差近30倍。摩托车保养换件支出较高,电动自行车除少许电费外,其余几乎为零;二是电动自行车不需上牌,不办证,不买保险,而机动车上路必须牌照齐全,且要购买保险、耗资大、手续繁,因此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电动自行车替代摩托车。
  澳柯玛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是山东省最大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公司副总经理杨新怀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销售市场已经从大城市向县级城市和广大农村转移,而且这一市场才刚刚启动,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
  根据电动自行车行业的统计,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超过1.2亿辆,而且每年仍以2000万的速度递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电动自行车作为出行的首选工具。

  产业发展遭遇政策性风险

  虽然电动自行车具有“经济、便捷、节能、环保”四大消费特性,符合国际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但这一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大的政策性风险。
  沂南县电动车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孔庆德说,近几年电动自行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由此也带来了不少交通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像广州、海口、福州等大城市都已经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记者了解到,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电动自行车为非机动车,这一法规将电动自行车是否实行挂牌登记管理并允许其上路的决策权下放到了省级政府。目前大多数地方限制电动自行车的理由都是电动自行车时速过高,与行人和机动车争道,还有部分城市认为电动自行车污染大、出现交通问题后索赔困难等。
  此外,去年底出现的电动摩托车国家标准之争则进一步加剧了众多厂家对政策性风险的担忧。
  杨新怀说,按当时的规定要求,电动自行车设计时速不能超过20公里、重量不大于40公斤,这就意味着目前市场上90%左右的电动车都超标。而且全国2400多家电动车生产企业将成为非法企业,面临停产或转产。虽然这一强制标准最后被暂缓执行,但仍对整个电动自行车产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孔庆德至今还后怕不已,他说,沂南县是我国第四大电动车产业基地,目前有90多家电动车生产及相关配套企业,从业人员将近1万人,由于政策不明朗,企业的订单同比减少30%以上,一些原本基本上马的生产线都停止施工,企业连员工都不敢招收。“如果不是国家有关部门及时暂停强制标准,我们多年培育扶持的产业可能会毁于一旦。”孔庆德说。

  行业三大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些基层干部和电动自行车企业人士表示,虽然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瓶颈应引起重视。
  首先是产能过剩应引起重视。澳柯玛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杨新怀说,电动自行车产能过剩导致行业低价竞争已成为普遍情况。据统计,目前全国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超过2000多家,生产分散、行业集中度低。特别是去年以来,由于需求疲软,引发了新一轮的价格战,一些小厂商过于追求价格优势而忽视产品售后服务,这为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国家应考虑对这一行业实行准入标准。
  其次是新的行业标准应尽快出台。山东格仑特电动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张新峰介绍说,目前电动自行车行业执行的还是10年前的标准,由于电动自行车自身处于不断的技术进步中,如何制订相应的、更科学规范的技术指标以及标准化的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目前有关部门已在积极重新制定标准,但相比整个产业的发展,这一工作明显滞后。
  第三是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符合农村消费习惯的电动自行车产品。沂南县电动车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孔庆德说,农村市场将是未来电动自行车发展的重点,目前包括山东在内的多个省份已将电动自行车作为家电下乡的补充产品,因此企业必须要根据农村的使用环境和农民的使用习惯对现有的产品功能和结构进行调整,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农村售后销售网络以及售后服务体系的监管力度。

    电动自行车下乡诸多深层矛盾待解

    山东、河南、湖北等10省已确定增加电动自行车为当地家电下乡品种。虽然还没有进入实际销售阶段,但记者调研发现,农民普遍对电动自行车下乡表示欢迎。与此同时,不少农民也反映,作为政府认可的家电下乡品种,电动自行车还应在动力持久性和骑乘安全性上有所提高。除此之外,一些财政部门的官员还提出,电动自行车比其它家电下乡产品发生“骗补”的可能性明显增大,对此应加强防范。

    电动自行车行业驶入“赶考年”

    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理事长马中超前不久表示,电动自行车行业尽管去年增速8%,但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并没有改变,2010年,企业市场定位的“准不准”,市场细分的“好不好”,将成为电动自行车行业洗牌的临界点。

  相关稿件
· 电动自行车下乡诸多深层矛盾待解 2010-06-08
· 电动自行车下乡补贴即将开闸 2010-05-05
· 电动自行车国标完善促进行业发展 2010-03-11
· 电动自行车有望跻身“家电下乡” 2010-02-11
· 应有条件地禁止电动自行车 200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