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2日公布,9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8%,与8月相比,同比跌幅缩小0.4个百分点。专家预计CPI即将转正,认为现在已经是时候考虑预防未来很可能出现的通胀问题了。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熊鹏认为,虽然近期CPI同比仍然呈现负值,但降幅正在逐步收窄,物价运行已经走出下行周期,逐渐步入上升通道,预计CPI在11月左右有望转负为正。 究其原因,首先,当前我国经济复苏的内外环境继续向好。投资和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出口好转,外需继续保持缓慢回暖态势。总需求的持续扩张将显著增强物价上涨动力。 其次,此前主导物价下行的翘尾因素负效应将在10至12月明显减弱。去年8至12月CPI的环比增幅基本都呈负值。而PPI在2008年8月份达到高点,之后开始普遍回落。这意味着即使今年10至12月环比持平,CPI和PPI同比也将会逐渐上升。 再次,多数食品价格继续上涨。如受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影响,近期猪肉价格维持小幅上涨;鸡蛋、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也将在接下来的传统消费旺季持续上涨;而南北方持续旱情以及10月12日国家再次提高粮食收购价将进一步推高玉米等农产品价格。 此外,非食品价格环比企稳。居住类、娱乐教育文化和交通通信等价格反弹幅度有所加大,将推动非食品价格继续攀升。 同时,“输入型”通胀压力渐增。随着美元持续走弱和国际经济形势好转将推动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高。近期国际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强劲攀升将持续加重未来国外输入型通胀压力。 最后,短期内宽松的货币环境不会改变。9月M1增速17个月来首超M2,说明货币供应中的活跃部分增量趋于扩大,这会对未来物价构成上涨压力。 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这说明通胀风险已经引起了最高管理层的理解和重视,并可能将对未来的调控政策产生实际影响。”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对记者说。 他表示,在经济增长“保八”的目标基本完成的前提下,考虑预防明年以后很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这绝不是“耸人听闻”,或者是过虑了。因为此次为把经济在短时间内拉起来,央行已经向市场注入了比以前大得多的流动性。尽管央行已经表示宽松货币政策要有所微调,但最新的数据显示,9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已经达到29%,为自1997年以来的最快速度。这些货币增量都会在未来的经济运行中体现出来。根据以往的运行经验,在通缩与通胀之间的转换是较快的,并不像有些经济学家所预计的那样是遥远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也认为,谈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风险,最大的一项可能就是通胀问题。虽然美国还没考虑这一问题,但不说明中国现在考虑就为时过早。因为美国经济是从金融到实体经济,中国经济则是从外贸到内需,所以本轮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更可能先从新兴市场国家出现。预计中国未来的通货膨胀将有两大特点,一是输入型通胀,因为从3月份以来,粮、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走高,并影响到了中国国内的资产价格;二是信贷推动,由于中央鼓励在地方构建融资平台,所以信贷规模很可能最终失控。据他预测,年内我国CPI就将转正,明年上半年达到3%左右的增速,明年下半年通货膨胀就可能出现。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也表示,从当前的现实来看,不存在通货膨胀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CPI环比出现了上涨,存在着通胀的预期,对通胀预期要给以高度关注。” 熊鹏表示,当前我国总体物价水平虽然尚处于历史低位,但是物价拐点已过,上行周期已经开启,未来通胀预期可能持续上升,对此应当保持警惕。建议未来我国物价调控要注意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加强良性干预来稳定总体物价水平。一是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特别要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同时要防止资产价格过度上扬,考虑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适时退出的预案;二是完善对农产品的调控,避免价格过度波动。例如,政府要加强信息发布预警和价格监测、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农户合理安排生产等长期扶持政策等。三是继续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稳定垄断行业价格。四是努力争取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提高中国及人民币在大宗商品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