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喇叭口预示通胀威胁日益现实
    2009-10-19    作者:姜山    来源:证券时报

  尽管CPI和PPI数据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双负,即将公布的9月份数据也很难出现转正,但市场的通胀预期却在不断增加。9月份信贷数据为这一预期增添了新的依据,M1和M2增速差在当月形成“反喇叭口”,显示出通胀预期已经开始逐步成为现实威胁。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虽然9月份物价指数(CPI)同比增幅将仍然是负值,但环比已经开始转正,并就此强调央行在金融危机和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对社会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引导有所不同。
  数据显示,2009年9月末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9.31%,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29.51%,M1增速自2008年5月以来首次超过M2,而还在今年1月份,M2增速减M1增速一度创下历史新高,短短几个月内货币的活跃程度和流通速度明显提高。
  M1增速加快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活跃,资金使用比较频繁,这一趋势如果得到持续,将有效的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其表现相对积极的一面。但同时,M1体现的资金活期化趋势也将会导致资金流入资产市场,继续抬高资产价格,如果M1和M2之间的“反喇叭口”进一步扩大,目前处于低位的通货膨胀数据将面临着极大的上行风险。
  事实上,由于受到前所未有的大范围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全球的资产价格自3月以来已经出现了大幅上升,伦敦的期铜价格从最低时约2800美元一路上行至最高时的超过6500美元,近期亦位于6300美元一线的高位,而NYMEX的原油期货价格也由年初的不足35美元上行至目前的78美元上方。黄金价格本月突破1000美元的整数关口,逼近1100美元,道琼斯指数也由最低时的不足6500点回升至万点上方,和纳斯达克、标普500指数一起创出一年来的新高,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股市出现相当巨大的涨幅。可以看出,尽管全球的经济活动仍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但资产价格的膨胀速度却是前所未有的惊人。
  受此影响,一些在金融风暴中受创较轻的国家已经明显感受到通胀压力,并开始逐步采取措施抑制可能产生的快速通胀苗头。本月初,初步摆脱国内消费和失业率压力的澳联储已经采取升息举措,而市场普遍预期挪威和加拿大央行也将步其后尘,亚洲地区的国家尽管因出口一度受创严重,但其恢复的速度也相对较快,在一段时间后加息的可能性亦不排除,而一旦欧美的失业率数据见顶,其也将会快速进入新一轮的升息周期,以抑制由于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所产生的通货膨胀预期和现实的压力。对于货币供应学派而言,拯救经济动用的非常规货币手段无可避免将会形成巨大的通胀压力,如何加以妥善解决将会是其能否最终获得成功的关键。
  对于国内而言,尽管数据上依旧没有表现出通胀迹象,而不少市场人士也认为需求方面的不足将是制约通胀压力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恢复,需求方面的快速增长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高热无可避免地会使通胀加大,如果不能够对此加以足够的重视,并妥善考虑相应的解决方案,而是等到实际通胀数据出现不可逆转的趋势时方做打算,后果很可能会非常严重。
  M1和M2之间的“反喇叭口”体现出的通胀倾向已经对市场发出了一个最新的信号,这种信号越多越强烈,就越需要有关决策当局及时拿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平衡短期经济成长和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之间的矛盾。

(作者系东航金融注册金融分析师)

  相关稿件
· 4508亿斤粮食佐证 谈通胀为时尚早 2009-10-14
· 可能无通胀 但是有泡沫 2009-10-13
· 未来数月无需担心通胀降临 2009-09-23
· 农业部部长:肉蛋涨价不会导致通胀 2009-09-22
· 现在买房买的是房地产的通胀 20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