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法外派劳务增多、纠纷频发的难题,山东省商务部门建议探索劳动力外派追溯机制,从源头上收紧外派出口,预防境外纠纷的发生,同时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实现境外劳务有序发展。
取缔因违规酿成纠纷的中介机构
目前,我国各地正在开展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曹文认为,应多管齐下“像打击传销一样治理非法外派劳务行为”。
为确保整顿取得实效,山东各县市区政府组成了公安部门牵头的工作组,对2004年以来通过旅游、留学、务工、投亲靠友等名义申领护照及持照人状况进行全面排查,摸清通过非法中介及其他途径到境外务工人员数量、国别分布和工作、生活状况。针对排查发现的潜在问题和隐患,制订有效应急处理预案和防范措施,特别是对工作没有保障、存在很大风险的在外人员,发挥基层派出所、党组织及家属的作用,动员他们尽快回国。
同时,对登记在册的对外劳务合作、境外就业和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外派劳务基地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查处以报名、培训、体检、签证、在外管理等名义超标准收费、层层转包工程项目的行为。
对于难以掌控的非法劳务中介,山东省工商部门专门出台了《关于规范外派劳务中介服务机构经营范围的通知》,规定对经营范围含“劳务咨询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要在经营范围中增加“不含境外劳务和咨询”字样,使查处有据可依。山东省还要求,对近年来因违规酿成纠纷的中介机构进行取缔,没收非法所得,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必须建立护照追溯体系
外经贸人士认为,减少甚至避免境外纠纷的根本途径仍然在于对外派劳务人员信息有效掌握,从源头上收紧外派劳务的出口,而这一目标可通过探索外派劳务可追溯制度实现。
曹文认为,从长远看外派劳务必须建立起护照追溯体系。山东省一年发放几十万本护照,其中如有10%是出国打工就招架不了。目前,山东正规在外劳务人员数量有10万,而非法出去务工的数量与之不相上下。他说,国家有关部门可对《护照法》进行必要的修订,建立可追溯的护照管理体制,劳务人员领了护照出国后,有关部门对其信息能掌握起来。具体操作可以在劳务人员出关的时候,通过口岸电脑对护照信息进行掌握。改变以往出了纠纷后,才知道劳务人员来自什么地方,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出去的被动管理局面。
同时,还应建立起护照管理黑名单制度,出入境部门在我驻外使馆派遣警务联络官,对违反驻在国法律的务工者,视同违反国内法律,对在境外挑头闹事严重影响国家形象的劳务人员可收缴其护照,并在以后出国务工申请过程中严格审查,甚至限制再次出境务工。
一些正规劳务公司还建议,非法劳务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纠纷,有些涉及巨额诈骗,公安部门应严厉打击蛇头,特别是内外勾结的境外蛇头,要建立黑名单制度,收缴其中国护照,限制入境。有关部门还应尽快制订外派劳务的专门政策,特别是应抓紧出台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等,使外派劳务管理有更加健全的法律体系支撑。
据了解,在整顿劳务市场秩序的同时,山东省公安部门已经开始牵头严厉打击骗办护照、非法出境的违法行为,对以外派劳务为名骗取群众钱财,从事诈骗活动的,依法从重打击。
建立境外劳务长效发展机制
业内人士建议,除整顿净化劳务市场之外,应探索建立境外劳务长效的发展机制,以此实现劳务外派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建立健全外派劳务协调管理机制。建立由商务、公安、工商、外事、旅游等多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外派劳务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处理外派劳务纠纷和突发事件。
二是强化外派劳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外派劳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把劳务人员报名、外派公司经营资格审查、国外市场风险提示、护照申领与发放等信息集中起来,在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按照“谁对外签约,谁派出,谁负责”的原则,做好防止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案。
三是堵疏结合从源头上遏止非法外派活动。从目前情况看,国外市场特别是非洲有石油资源的国家对我低端劳务有大量需求,同时我们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急于寻找出路,必须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加以引导。对境外“黑蛇头”和境外非法中介必须严厉打击,同时积极扶持有实力的外派劳务和工程承包企业,在非洲、东欧、中东等高危热点地区设立窗口,以正规外派取代非法外派。
四是提升外派劳务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发展高端劳务、技能型劳务,结合对外承包工程和援外工程项目走出去,结合投资兴办境外企业走出去等。对外派劳务加强在语言、技能、法律、境外习俗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提升我国劳务人员在外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