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5400万元的江阴市夏港街道新卫生院日前正式竣工落成。该院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指导等服务于一体,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和服务。据该市卫生部门介绍,江阴每年累计投入约3亿元用于农村医疗保障、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大病救助等方面,有效地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新农合:住院费用补偿达47.63%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无保障问题。 江阴的“新农合”一直被业内称为“江阴模式”。自2001年以来,江阴率先在全国建立完善了政府组织推动、专业保险机构运作、卫生行政部门监管、群众积极参与的新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江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外的市民全部纳入“新农合”参保范围,实现全覆盖。2007年至今,参合率连续三年达100%。 9年来,江阴“新农合”人均基金标准已从15元提高到330元,其中政府人均补助已从5元提高到210元,年财政投入从500万元提到1.47亿元。“新农合”基金从最初2100余万元也增至2.3亿元,住院费实际补偿比从最初14%提高到了47.63%,人均结报达1900元,最高补偿10万元,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医院就在家门口
医院建到“家门口”极大缓解“看病难”问题。 在江阴,社区卫生服务已延伸到百姓家门口。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卫生服务网络。老百姓在15分钟左右的步行范围内就能找到社区卫生服务点,初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 江阴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率达90%。该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对困难群众全面实施挂号费、床位费、诊疗费、治疗费、注射费、换药费等多项减免。农民每两年就有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并以户为单位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全市120万市民中95%以上拥有自己的健康档案。该市还创新实施中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程,不断发挥中医的预防保健作用,指导百姓加强健康保养。2008年,江阴率先探索建立“社区责任医生制度”。社区责任医生包干分片,对市民进行慢性病预防指导,提高疾病预防意识,从源头上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化管理是江阴又一创新实践。从2007年起,市民享受的公共卫生服务全部由江阴政府“埋单”。该市每年投入4000多万元专项资金,购买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卫生服务和基本卫生安全保障服务。 江阴积极推出“门诊统筹”、“限额结算”等多项措施,尽可能地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全市所有低保户、五保户等贫困人口和重点优抚对象免费参加“新农合”,同时对患有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7种门诊医疗费用较高的特殊病种的参合人群,给予每年1000—5000元的定额补助,有效缓解百姓“看病贵、看病难”。 当前,江阴正积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积极研究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三权分离”,努力加快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盈利和非盈利性医疗机构分开的改革,努力使百姓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