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实现千年梦:从温饱不足到奔向全面小康
    2008-12-26    作者:李新民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今天人人拥有

大哥大:曾经的财富象征。

  2008年4月18日,陕西省宁陕县汤坪镇华严小学的肖应杰在校园就餐。从2007年秋季开始,宁陕县追加学生营养餐专项资金,在全县有寄宿学生的中小学中启动“学生营养计划”工程,寄宿生在校生活水平达到了“热水、热汤、热菜、热饭”的标准,膳食营养得到有效改善,告别了在校期间“冬天吃盐冷菜,夏天吃变质菜”的历史。

出租车:今日城市名片。

面的:一段亲切回忆。

  “改革开放30年,您感受到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2008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面对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服饰的人们,当记者问出这样一个问题时,得到的答案惊人相似:是生活。许多人还从自身衣、食、住、行等各个侧面描述变化,畅谈感想,每个人的脸颊上都洋溢着明媚而温暖的笑容。
  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这是改革开放30年带给中国人的最切身的感受。
  30年来,13亿人的生活发生了沧桑巨变,这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展现给世界的最大的惊奇!

小康生活:千年梦想化作宏伟蓝图

  小康生活,这曾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回望历史,从《诗经·大雅·民劳》的古老篇章中,我们已经读到这样的诗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以民为本,曾是古圣先贤们济世箴言。富民安邦,也曾是历代统治者努力的方向。然而,先贤和帝王们的“以民为本”和“富民安邦”都有着这样一个“法度”:即帝王们高居圣殿,老百姓匍匐乡野,不管帝王官吏多么的“爱民如子”,百姓依然是皇帝的“子民”,官吏依然是百姓的“父母官”。
  于是,人民对“小康生活”期盼了几千年,先贤和帝王们“以民为本”喊了几千年,结果依然是“民不聊生”……
  直至一代伟人孙中山,高举起“三民主义”大旗,可在封建势力和殖民势力的合围下,这位中国革命的先驱者,最终只能发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呐喊。
  20世纪上半叶,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出现和“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新中国的诞生,使亿万中国人民终于走出苦难历史,迸发出建设“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无限激情。然而,十年内乱,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创伤和灾难。
  此时,一个已逾古稀之年的小个子老人——邓小平出现中国的政治舞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人民之子爱人民,人民之子人民爱。
  1978年,他在不同的场合说过的两句话,成为开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史的先声——“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同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中国从此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老百姓的日子开始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1979年12月的一天,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被问及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将来是什么样的?”在沉思了一分钟之后,他提出了“两步走”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华民族的小康梦想从来没有被描绘得这样清晰;中国人民追求小康生活的脚步从来没有变得如此有力。

总体小康:在探索中梦想成真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对奔向小康的路径选择并不十分清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让我们找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制胜法宝,中国人民便开始按照“自己的步伐”,在探索中前进。
  “摸着石头过河”、“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是硬道理”等一批闪耀着真理光辉的论断,都是从不断探索前进中得出来的至理名言。
  著名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对“摸着石头过河”等论断倍加推崇。他认为,就中国经验来讲,最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就是“务实主义”,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通过这种渐进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现代的市场经济。“中国的渐进改革是重要的经验,值得世界参考。”
  那个发生在安徽农村的故事,似乎最能说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探索历程。1978年12月一个寒冷的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社员代表聚在一间低矮的草房里,神情悲壮地签订了一份契约。18户农民18个鲜红的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页,而其最初的动因竟是如此简单而悲情:为了生活,为了温饱!      
  有人提出担心:分田到户的大包干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邓小平站了出来:“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邓小平对包产到户的肯定,推进了农村改革的进程,同时也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深圳曾经是一个荒凉的渔村,设立经济特区后短短几年就变成一个繁华的都市,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他站在民生的立场上对深圳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果断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992年初,已宣布退休两年的邓小平开始了他生命中极其辉煌的南巡之旅,并提出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打破了人们思想领域里的种种羁绊,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00年,由国家统计局小康研究课题组推出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到199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率先达到小康标准;1999年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210元,是1978年的16.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提高4.74倍。到1999年底,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80年的5.5平方米提高到14.2平方米以上;农民告别了土房,住上了钢筋砖木结构的楼房。民用飞机航线的增加,火车的提速,汽车数量大大增长,为居民旅行创造了便利条件;包括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及互联网在内的通讯业发展迅猛,让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同时,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快速发展。
  这份报告以翔实的数据告诉我们:1995年我国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总体上达到小平当年提出的小康水平标准。

全面小康:让十几亿人的生活更殷实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关注民生,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对当时中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先说“低水平”,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800多美元,而当年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039美元。再说“不全面”,当时的小康主要是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在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精神生活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同时农村尚有3000万人温饱待解,城镇有近2000万人生活在最低保障线以下。再看“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很大。
  在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从“总体小康水平”到“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以民生为重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一个新目标、新任务。目的就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003年到2007年,即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年,是改善民生、成就辉煌的五年。
  有人曾进行过统计,在这五年间,国务院常务会议共召开176次,其中半数涉及经济、民生等议题。一家外国媒体评价说:中国五年来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可以用“关注民生”来概括。中国一系列重大民生举措受到全球瞩目:抗击非典、收容遣送办法废止、尊重保障人权入宪、农业税取消、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物权法出台、青藏铁路通向雪域高原……
  同时在全国城镇,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已基本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全面实施,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工作正在全力推进。
  前进的中国不仅战胜了举世罕见的SARS、禽流感、川渝旱灾、淮河水患等一系列直接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灾害,还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0%,总量突破21万亿元,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在2002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1000美元基础,到2006年又超过2000美元,中国正在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超越小康:中国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

  “穿着蓝西装系着红领带的胡锦涛,在两个半小时的演讲中强调了‘科学发展观’,呼吁确保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惠及更多人。”这是美国《华盛顿邮报》对中共十七大的报道。
  “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出未来经济发展目标时,用的是‘人均指标’,而不是‘经济总量’: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比2000年翻两番。这意味着中共更加重视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法新社的报道如是说。
  2007年金秋10月,中共十七大在北京召开。数以百计的海外媒体从胡锦涛的十七大报告中解读出这样一个信息:十七大是一场“民生盛宴”,民生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
  胡锦涛不仅强调“民生”重要,还提出了更高更美好的“民生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30年,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最快速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9.78%。但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经济的增长与民众的基本需求之间出现偏离,社会在环境和生态上付出日益沉重的代价,贫富之间的差距拉大,特别是社会下层的生活改善速度滞后等等。
  如何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整体社会的和谐进步,成为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由此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这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引人瞩目的转变。这意味着中国从全力追求经济增长进入到追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新阶段。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党的十七大后新一届中央政府带领人民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年。人们注意到,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重视民生,尊重民意,更加全心全间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上下同欲,走向和谐。今天,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带领13亿中国人民又踏上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我们有理由坚信: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背景链接

 

    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更多地反映在中国人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上,老百姓不同生活侧面的变迁,折射出中国政府致力改善民生的巨大努力。

  鼓起来的“钱袋”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创造的新名词“万元户”,几乎成了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如今,“万元户”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历史名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出的是几何级数递增的个人财富和家庭收入。

  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过去,中国人见面的常用口头语是“吃了吗?”,现在“吃”在中国人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轻。30年来,中国人越来越远离围绕吃、穿辛勤劳作的单调生活,日子不但过得殷实,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

  精起来的饮食
  食不厌精,是中国人的梦想。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镇居民食品结构已经摆脱过去以粮食为主的粗放消费方式,向讲究营养、风味、疗效、方便等集约消费方式转变。

  长起来的寿命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一句古语。今天,70岁的寿命,已经是平常的事情。社会安定,营养、保健、医疗等水平的提高,使中国人的寿命越来越长。

  大起来的住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过去,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不是罕见的事情。30年过去,喜迁新居的百姓越来越多,房子住大了,心情舒畅了。

  多起来的私车
  中国曾是自行车的国度。轿车只有当官的才坐得起,老百姓谁敢奢望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轿车?如今,轿车梦开进了寻常人家,拥有私家车变成了现实。

  高起来的文化
  30年间,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和关注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从幼儿园开始,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教育相伴。今天,中国人受教育的程度在快速提高。

  热起来的旅游
  30年前,中国人既没有太多闲钱,也没有太多闲暇,节假日要么待在家里,要么走亲串友。今天,旅游正成为中国人的新时尚。

  快起来的通信
  曾经,写信是大多数中国人与外界的交流方式。如今,人们的通信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便捷,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信息沟通变得如此容易。

  相关稿件
· “温饱不成问题”
2008-05-26
· 小岗村:一年超越温饱线,廿年没过富裕坎 2007-07-19
· 今日小岗村:一年超越温饱线,廿年没过富裕坎 2007-07-19
· 杜平:国家规划2010年基本解决西部温饱问题 2007-03-02
· 警惕企业财富背后的“温饱代价” 2007-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