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中国在过去的一个半月三次减息,货币政策空间日渐缩小。在此情况下,一些国内外学者提出,应当借鉴当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的经验,重拾积极财政政策的“利器”,刺激经济增长。
扩张财政正当其时
在出席9日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商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上,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麦金农提出,当前中国应该在汇率稳定的情况下采取强有力的财政措施,以减少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他认为,与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当前中国的国内经济形势更有利于推出扩张性财政政策,中国的整个银行体系以及财政状况都表现良好。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吴晓求对此表示赞同。他指出,在全球经济处于衰退边缘的情况下,中国必须调整经济增长模式,要积极扩大内需以弥补出口需求的下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首先要降低税负,让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收入增长了,消费才有可能增加;同时要扩大支出,开展亚洲金融危机后第二轮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形势优劣对比
对于上述观点,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分别用了四个“更”字,详细分析当前和10年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异同,重新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利弊条件。 钟伟认为,当前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有利条件优势包括:一是我们有雄厚的外汇储备雄厚;二是我们有更多的税收收入,1998年中国税收收入刚刚达到1万亿元,目前增量已达到1万亿元;三是更加没有泡沫的资本市场,四是更有下行空间的综合税率。 但是同10年前相比,目前也还有四个不利条件:一,更难提升居民消费,目前居民消费增长速度是过去12年来最快的,在没有收入支持下,快速提升消费难度非常大;二,更大规模的地方政府负债,1998年时没有这种现象;三,更差的外部需求;四,更难把握的房地产市场。 钟伟还指出,中国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还要面对另外两个问题:一是经济要进一步增长必然触及到资源因素。其次是要消除过度储蓄现象,必须使居民更有信心,这就要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亚洲证券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则认为需要拿出比1998年更加完善的方案来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首先,积极财政政策要用在投资上,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城市交通的改善。其次要用于拉动中低收入者消费,可以采用补贴的办法启动农村消费。再次应该大规模增加进口。中国现在有经济优势、财政优势和外汇优势,我们可以利用世界经济低迷的机会大规模进口金属原材料、技术和机械设备。
配合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再平指出,在当前形势下,政策调整已是共识,不仅要有积极财政政策,还要有宽松货币政策配合。银行应当有效传递和执行宽松货币政策。 具体来说,应该关注四方面的信贷。第一是对并购的贷款支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企业可能面临破产,行业的整合并购非常重要,应当考虑怎么通过支持并购来支持产业重组。第二是对小企业的支持。第三,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第四是对个人消费信贷的支持,要刺激消费就应该有个人信贷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