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凸显中国政府保增长决心
    2008-11-10    新华社记者:徐兴堂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 题: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凸显中国政府保增长决心
    中国政府9日宣布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落实这些措施的投资额到2010年底约需4万亿元人民币。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调整各自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氛围中,中国政府的这项政策调整符合市场预期。尽管如此,此次调整仍将引起广泛关注并为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已开始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中国虽然受到的直接冲击相对较小,但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已经开始显现,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减缓,今年GDP增速从一季度的10.6%下滑到三季度的9%。
    受金融危机及全球经济减缓的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回落4.8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比上年同期减少1.2个百分点。而出口与投资和消费一起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今年年中,中共中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现在来看,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目标已基本达到,CPI已连续五个月回落,且预计会继续下行趋势。因此,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就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完好,物价水平、就业形势、国际收支和金融体系都处于良好状态。这就为中国政府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空间。
    实际上,随着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年中的推出,新政策框架内的一大批措施已付诸实施,包括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批准新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曾经历过几次大的经济起伏,每一次都通过积极动用宏观调控手段而平稳度过。现在中国政府对妥善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依然充满信心,温家宝总理已经多次在重大场合阐释了抱有这种信心的理由。
    在新的政策框架下,中国将通过努力稳定出口和刺激国内需求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标。外部需求的改善可能尚需时日,国内需求则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良好的财政收支状况将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而最近出台的新一轮农村改革政策无疑将提升农村消费需求,从而为全社会消费需求带来强劲的增长动力。
    从新确定的措施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把积极应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当作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的难得机遇。十项措施中,大部分都与欠发达地区或低收入人群有关,同时重点提到了生态环境与节能减排。
    这次会议要求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从这些措辞中既可以看出推行刺激经济措施的紧迫性,也能体会到中国政府对新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安排已经胸有成竹。
    正如一些经济学家的分析,中国政府仅用半年的时间就把CPI从8%以上调控到5%以下,相信随着更加积极宽松的财政货币措施的陆续出台,影响当前经济增长的矛盾和问题将会逐步化解,中国经济仍能够在平稳较快的通道内运行。
  相关稿件
· 短期内货币政策不宜“放水”太多 2008-11-07
· 四季度我国货币政策仍有松动空间 2008-11-03
· 再次降息 货币政策引领救市政策潮 2008-10-30
· 货币政策放松宜明朗化 2008-10-29
· 金融海啸逼使货币政策提前全球化 200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