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的农业除了提供食品等基本功能外,还能做什么?近年来,我国各地围绕农业发展,开发出了不少新功能,如乡村旅游、生态保护、就业增收等,这表明我国农业在多功能开发的基础上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农业部门的研究人员认为,农业的多功能开发将是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现实选择,其不仅是新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农业发展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农业多功能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该及早统筹规划,科学实施。
多功能性丰富和拓展了传统农业内涵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甘肃省农牧厅研究人员周辛平认为,农业多功能性把特色产业、生物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农业文化产业等新的产业形态纳入了农业产业的范畴,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农业。农业的多功能性体现出,发展好农业,不仅能够保障粮食供给,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而且还能在推进工业化进程,缓解能源危机,推动以生物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革命,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周辛平说,这就理清了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生态环境、能源、生物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各大经济领域之间的联结脉络,明确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丰富和拓展了农业的内涵,从而为各大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所以积极发展多功能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多功能开发应该注重六个方面
研究人员将农业的功能具体划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社会功能。如农村就业、独立家庭农场生存、繁荣地方经济、乡村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等;二是环境功能,如生物多样性、清洁的水与空气、生物能源、改良土壤等;三是其他多功能产品,如地区或国家粮食安全、风景价值、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等。与传统产品生产意义上的生产性农业相比,多功能农业从内涵到结构均已发生重大而突出的变化,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真正意义上的基础结构。 综合各地的实践,周辛平分析认为,农业多功能开发应该注重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突出人本。增加政府的教育投入,是农业多功能开发的重要途径。只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才能实现农业多功能开发的可持续性。 二是突出绿色。提倡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和无公害的绿色产业,以保障人体健康,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是突出环保。就广大农村而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四是突出循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思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统筹规划农业各产业发展,找准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突破口。 五是突出休闲。利用农业和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 六是突出文化。农业多功能的开发,就是要发挥传承作用,成为挖掘和延续农耕文明、民族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初创阶段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
研究人员认为,农业多功能开发在我国许多地方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模式,也缺乏规划。所以当务之急是政府要科学规划,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的力度。 周辛平建议,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选择在重点区域设立示范点,总结成功经验,辐射带动。财政部门要加大对都市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鼓励多渠道投入。 同时要加快多功能农业开发关联部门的整合。多功能农业能否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关联部门的发展水平。必须重视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研究及推广、农业教育、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与贮藏、农村金融和农村旅游等农业关联部门的整合,以便为多功能农业的顺利成长创造条件。 另外,要坚持多元推进,鼓励从事农业多功能开发。农业多功能开发不比传统农业,一般投资都比较大。在组建主体上,鼓励农村富裕起来的农民牵头搞农业多功能开发;鼓励和支持城里、外地一些企业家到旅游景点、到城乡结合部搞农家乐、搞农业多功能开发;鼓励一些商户经销农村特色产品、特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干部从事或领办农业多功能开发项目。通过这种多元推进,扩大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当然,强调农业多功能开发,农业的基本功能不能丢。周辛平认为,确保粮食自给,关乎我国食物安全和国家安全。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依靠国际市场解决。要确保粮食稳定供给,以及维持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在相当长时期内,农业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障是难以完全替代的,为城市、工业提供一些原材料,也是改变不了的。还必须清楚,农业虽具多功能性,但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农业不仅对实现粮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生物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对支撑其他多种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