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委市政府面对现实,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改善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缩小贫富差距方面的重要作用,创新慈善活动运作方式和善款募集方式,显著促进了社会和谐建设。
“群众吃不好饭、穿不好衣、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是我们的严重失职”
威海市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令人瞩目,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差距拉大,困难群体绝对数量增多,教育、医疗、住房等实际困难又加剧了困难群体的贫困程度。 为此,威海市各级党政部门连续多年包村扶贫,各级财政用于社会救助的资金逐年增长,初步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十项救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即使如此,目前全市仍有3.5万人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每年有近两万贫困学生徘徊在校园门口,农村五保对象约8800人,因灾、因病致贫家庭近万户。 威海市委书记崔曰臣说:“一些群众在我们的任期内吃不好饭、穿不好衣、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应当看做是我们的最大耻辱和严重失职。” 市委市政府一班人达成了共识:要保障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仅靠政府财政的二次分配远远不够,必须进一步发挥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形成政府保障能力同社会互助方式互联,政府资源同社会资源互补,政府行政力量同社会动员力量互动的合力。在今年6月“慈善月”活动动员大会上,出席会议的24名市领导现场带头捐赠,共捐款5.3万元,人均2000多元。与此同时,每名市委常委和市政府副市长都负责联系四至五个企业,到企业劝募,引导企业认捐基金。 威海市注重完善政策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他们将参与慈善事业作为评选优秀企业的两大指标之一,倡导企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并建立论绩进会制度,对一次认捐达到一定数额的企业负责人,根据认捐数额,分别作为各级慈善总会的副会长、常务理事等人选,参与慈善组织的管理和运作。对一次捐款达到一定数额的,还可签订协议,根据捐赠人的意愿设立冠名救助基金。
创新募捐运作方式探索慈善长效机制
威海市民政局负责人说,2002年以来,威海市组织开展了多次慈善捐赠活动,但慈善事业发展一直没有取得较大突破。在这一背景下,威海市大胆探索,创新募捐运作新模式,实现了两个转变。 一是在捐赠主体上,由个人为主转向企业为主。在“慈善月”活动动员大会上,三角集团、威高集团率先各自认捐4000万元基金,大企业带动小企业,使广大企业逐步成为慈善捐赠的主力军。“慈善月”募捐到的14亿元基金,绝大部分来自企业的捐赠。 二是在捐赠方式上,由捐款捐物为主转向企业认捐基金。威海推行企业认捐基金,将企业200万元以上大额捐款作为慈善基金,基金本金继续留在企业使用,企业参照银行贷款利率,把基金应产生的利息(目前按7%计算)交付给慈善组织。慈善组织与企业签订捐赠基金协议,10年不变。这种一次认捐、逐年付息的捐赠方式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为建立慈善事业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新路。对慈善组织来说,善款有了稳定可靠的来源,不必担心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每年都可以提取基金增值部分,用于开展慈善救助。
强化慈善组织建设提高社会公信力
善款是捐助人的血汗钱,更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它的去向和用途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威海市不断规范慈善机构,加强慈善组织能力建设,提高社会公信力,取信于民。 在善款使用操作程序上,他们坚持“公开、透明、直接、有效”原则。由申请人向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村(居)委会组织入户调查核实,救助名单张榜公示,上报镇(街)审核后录入《慈善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再报市社会救助中心复核汇总,经慈善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直接将资金拨付到镇(街),由镇(街)发放到户,救助对象签字后,登记存档。 建立慈善救助工作委员会会议制度,对善款募集和使用方向专门研究。在慈善组织内部,实行重大事项表决制度,建立民主决策机制,确保慈善救助项目科学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