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产就亏本?秸秆发电产业陷入困境[图]
    2007-12-14    本报记者:苏万明 程子龙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6年12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物发电示范项目国能(山东)单县生物发电工程正式投产,实现了我国生物质能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这个秸秆发电项目的投产,不仅标志着我国基本掌握了生物质能直燃发电的国际先进技术,也说明我国找到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新途径。
  然而,这一被国内外广泛关注并寄予厚望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秸秆发电项目,目前正全面遭遇“寒冬”:在目前我国已经并网发电并商业化运营的六个秸秆发电项目中,有五个项目处于亏本运营状态,有一个在超计划发电基础上才保本运营。另外一个已投产尚未商业化运营的项目,也面临着一运营就要亏本的窘境。

  国能望奎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的燃料车间。新华社记者 程子龙 摄
  国能高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良意面对秸秆、树皮等发电燃料,愁眉不展。新华社记者 苏万明 摄
秸秆发电项目全面遇冷

  目前,我国共有七个秸秆发电项目正式投产,他们都是国家电网公司旗下企业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经营的,装机容量均为2.5万千瓦。其中,国能(山东)单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于2006年12月1日正式投产并商业化运作,属国内第一家。此外,目前,国能(河南)浚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已经并网发电,但还在处理运行缺陷,处于试运行阶段。
  国能生物发电公司总经理工作部张义斌说,在已经投产并商业化运营的六大秸秆发电项目中,除了国能单县生物发电项目处于保本经营的运营状态外,其他五个项目都处于亏本运营状态,今年这五个项目亏损额大都在10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黑龙江望奎的项目虽然已投产,但尚未商业化运营,也面临着一运营就要亏本的局面。“这样的状态,大大打击了业内对秸秆发电产业前景的信心。”他说。
  国能高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29日并网发电,试运行成熟后,于今年4月18日正式商业化运作,到10月16日为止,共发电9800万多千瓦时。记者采访发现,10月中旬,也就是山东地区一些农作物基本收割完毕之后,从中午到傍晚时分,只有大约10辆载重约5吨的送料车,断断续续运送棉柴、树皮等原料来到厂区。
  虽然工厂还在不断燃烧秸秆发电,但公司副总经理朱良意和公司财务总监王志荣等人,却满脸愁容地告诉记者,从去年到现在,公司大约收购了20万吨燃料,每吨成本约290元。朱良意说:“光成本就用去5800多万元,太高了,真吃不消了。”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收支账

  朱良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收入:山东秸秆发电的上网电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山东当地的脱硫标杆上网电价(0.344元/千瓦时),二是当地政府的补贴电价(0.25元/千瓦时),一共是0.594元/千瓦时。按高唐项目预定的年发电量1.65亿千瓦时计算,届时公司的毛收入约为9800万元。支出:5900万元的燃料成本费;国能高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总投资2.7亿元,除了0.5亿元项目注册资本金,余下的2.2亿元以及每年购买原材料等构成的流动资金(至少6000万元),全部靠贷款,按贷款时的年息6.12%计算,一年利息至少1500万元;秸秆发电项目的设备年折旧率为6.33%,年折旧费用约为1500万元;员工工资以及生产和管理成本近1000万元(高唐项目的厂内生产系统承包给鲁能发展集团下属的聊城热电公司管理运行,年需支付承包费用900万元左右)。
  “从收入支出账可以看出,销售收入已经基本被抵消光了。此外,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公司每年还需要缴纳增值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地方教育附加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等,合起来大约1000万元,就是公司当年的亏损数额。”王志荣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
  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经理崔蒙山告诉记者,根据国家规定,在2006年1月1日前核准的秸秆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可以根据保本运行的原则合理确定价格。他说:“在国能已投产的六个秸秆发电项目中,只有单县项目是在2006年前核准的,单县项目目前的上网电价为0.796元/千瓦时,因此公司目前得以保本经营。”国能其他五个已投产的秸秆发电项目都是在2006年之后核准的,因此只能享受每千瓦时0.25元的补贴。
  可是,记者还了解到,国能单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的“保本经营”,是在超计划发电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个项目总投资3.3亿元,预定年发电量约1.75亿千瓦时,但截至10月15日,这个项目已经发电1.8亿千瓦时,日均发电时间超过20个小时。“当时我们自己预定的上网电价还是有点低,现在燃料成本很大,只能让机器超负荷运转。”回想当年定价时的情景,国能单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江后悔当初没把价格再提高一些。他说:“当时没想到燃料价格这么高。”
  此外,国内的秸秆发电产业还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锅炉、汽轮发电机等关键设备运行比较稳定,但给水泵、螺旋给料机、上料系统、引风机等辅助设备质量还不够稳定。“我们项目的引风机等设备当时还是通过招标购买的,都是国内比较先进的设备,但后来发现,引风机震动非常大,并影响到整个秸秆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要不时停产检修,这也影响了项目效益。”
  国能生物发电公司总经理工作部张义斌说,自从1988年丹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以来,秸秆发电项目因其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可再生等方面的优越性,日益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并被联合国列为重点推广项目。他说:“秸秆发电项目在中国的遭遇,值得深思。”
  有关人士反映,秸秆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目前秸秆发电项目燃料成本过高,成为目前我国秸秆发电产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理想模型”陷入重重困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给农村带来的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到夏收和秋收时节,大量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因没有有效的利用渠道,村民只好在田间地头直接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国能高唐生物发电项目附近,山东省夏津县东李镇邓庄村经纪人赵方顺,去年收购送厂的秸秆一万方左右。现在,他已经发展起比较固定的原料棉柴客户(农民)30余人,每年每人可挣3000多元。他说:“以前没人收棉柴的时候,大部分农民把棉柴在地里一烧了之,高速路、机场很受影响。有的放在房前屋后,影响村容村貌,或者堆在河边,遭雨腐烂,污染河水。”
  到2007年10月13日,国能单县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已完成1.75亿千瓦时绿色电量,目前,项目已消耗农林废弃物20多万吨,节约标煤10万多吨,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以上,节能减排效果非常突出。另外,项目在燃料收储运过程中,还为当地农民带来直接收入6000多万元,增加农村就业岗位1000余个。项目已完成的发电量,可供40万户农民全年的生活用电。
  正因为有这诸多好处,秸秆发电这一项目得到发电公司的重视。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经理崔蒙山介绍,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已获核准的生物质发电项目39个,其中已并网发电项目七个(其中一个处于试运行阶段),总发电装机容量17.5万千瓦;在建项目12个,在建装机容量18.3万千瓦。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十一五”规划,在2010年末,将建成200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其中,多个项目还承载着国内国际减排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任务。
  “秸秆发电项目为国家开发新能源、获得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无疑是秸秆发电项目的‘理想模型’。”崔蒙山说,“然而,秸秆发电的‘理想模型’目前只实现了很小的部分,困境重重的经营现实,让人很无奈。”

[相关链接] 国外鼓励发展秸秆发电

  由于较早意识到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性,丹麦、德国、日本等地通过联合企业、政府补贴新能源开发企业、发布新能源利用计划等积极政策,多渠道、重扶持,较早起步利用新能源,他们的新能源开发走在了世界其他国家前面。其中,丹麦的秸秆热电技术较具代表性。
  丹麦只有500多万人口、4.3万平方公里面积,工农业高度发达。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促使一直依赖石油作为惟一能源的丹麦推行能源多样化政策,积极开发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秸秆发电就是丹麦的杰作。1988年,丹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
  为了鼓励秸秆发电以及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丹麦政府制订了财税扶持政策。对于秸秆发电、风力发电等新型能源,丹麦政府免征能源税、二氧化碳税等环境税,并且优先调用秸秆产生的电和热,由政府保证它们的最低上网价格。政府还对各发电运营商提出明确要求,各发电公司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容量。1993年,政府与发电公司签订协议,要求每年燃用秸秆及碎木屑140万吨。另外,丹麦从1993年开始对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征税并将税款用来补贴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
  至2006年7月底,丹麦已经建立了超过130家秸秆发电厂,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占了全国能源消费量的24%以上,曾依赖石油进口的丹麦,1974年以来GDP稳步增长,但石油年消费量大幅下降,丹麦靠新兴替代能源由石油进口国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
  根据丹麦能源计划,到2030年,即使那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枯竭,丹麦也能够保持其在能源方面的自足。秸秆发电技术现已从丹麦走向了世界,被联合国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向全球推广。
  此外,在德国、日本、荷兰等地很早就有购机补贴、强制性购买绿电等政策,同时由国家投资示范区和生产厂,并对新能源企业实行政府补贴。如日本、美国、德国先后发布了“百万屋顶和百万小电站计划”,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许多国家的知识产权法、破产法等行业法日趋完备,保护进入市场的新能源产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为新能源开发市场化运作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了新能源开发的规模和持续发展。

    专家建议:秸秆发电刚起步,电价可以适当高些

    在国家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今天,作为后起之秀的秸秆发电项目,“体质”还很孱弱。业内人士认为,除了秸秆发电产业本身要强壮筋骨外,国家有关可再生能源的优惠政策还应更多惠及秸秆发电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尽快解决秸秆发电起步艰难的问题,以促进这一利国利民的重要产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详情]

    农民供料不积极只因运输成本高

    在黑龙江省望奎县,以玉米秸秆等黄色秸秆为燃料的国能望奎生物发电有限公司,近日已经正式开始发电。但是,公司常务总经理王俊安说,望奎的生物发电项目面临着一投产就亏损的可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燃料市场发育还不成熟,燃料成本价格过高。王俊安说,当时项目是以每吨燃料成本220元论证的,谁知现在每吨玉米秸秆涨到了270元。按每年燃烧秸秆20万吨计算,光燃料成本一项每年就需5400万元。[详情]

  相关稿件
· 专家建议:秸秆发电刚起步 电价可适当高些 2007-12-14
· 秸秆发电:农民供料不积极只因运输成本高 2007-12-14
· 全国最大秸秆气化发电厂落户湖北省沙洋县 2007-12-03
· 从“秸秆放倒证”到“灯笼费” 2007-10-31
· 南通:“小秸秆”变成“香饽饽” 200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