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泛北部湾上搭建“共赢平台”
    2007-10-31    本报记者:刘璐璐 梁思奇 李倩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这是“2007海外华商相聚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广西商机介绍会”的会议现场。新华社记者 叶建平 摄
  在我国西南角、地处广西境内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每天往来于珠三角、港澳地区、东南亚的船只日夜进出,2006年广西沿海港吞吐量近5000万吨,其北部湾港口群已经进入全新的“快速增长期”。
  温家宝总理今年1月在第10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积极探讨开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可行性”的倡议,立即得到了东盟各国的一致赞同。
  正在南宁召开的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就是“港口合作与发展”。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通部部长,世界主要港口企业负责人、国际主要码头投资经营商、物流代表等专家约450人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共谋搭建泛北部湾海上合作平台,“10+1”力促泛北部湾地区成为太平洋西岸的一个新增长极。

近三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以约年40%的速度增长交通合作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1991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近8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608亿美元,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率,翻了20倍,累计相互投资额达454亿美元。
  据商务部的统计,在过去3年里,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以年均38.9%的速度增长,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5大出口市场和第3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与东盟互为第4大贸易伙伴。今年1至7月份,双边贸易额达到1097.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7.5%,
  据初步估算,仅2006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中有1000亿美元的货物是通过港口物流实现的,占双边贸易额的一半。中国交通部部长李盛霖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通合作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港口和海运已成为联系中国和东盟友好合作的重要载体。
  目前,全球贸易发展的中心向亚泰地区转移,亚洲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比例显著提高,随之也带来国际航运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裁魏家福说,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国际航运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讲就是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发贸易格局转移,创造了巨大的航运需求,导致贸易发展的原动力由西向东转移,使国际航运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在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各国交通部长都表现出了区域交通合作的迫切愿望。李盛霖说“港口合作是中国和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柬埔寨交通部部长孙占托透露将“尽快批准中国-东盟交通合作的战略计划”;文莱交通部部长巴卡尔希望“广西北部湾港口融入两国贸易旅游合作”;印度尼西亚交通部部长贾马尔“期望中国能够向印尼的港口投资”;马来西亚希望在北部湾范围内开展港口人才的交流和培训;新加坡交通部政务部长李惠华提议建立相关港口环保公约。

泛北部湾港口纷纷“扩容”谋合作

  记者在本届东博会上了解到,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开展,东盟沿海各国纷纷对港口“扩容”,以适应港口运输增长的需要,这种“扩容”成为东盟国家目前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之一。
  东盟第一大港,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新加坡港正在新建第二大集装箱码头,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可达1300万标准集装箱;东盟第二大港马来西亚巴生港正在筹建8个300米的泊位码头,预计在2010年全部完工;越南胡志明市计划投资2.2亿美元扩建4个码头,前期扩建的两个码头将于2008年一季度完工。
  与这种态势相匹配,被称作面向东盟“桥头堡”的广西,不断加快与东盟泛北部湾的合作。据广西交通厅副厅长潘巍介绍,广西最大码头——防城港20万吨级码头及配套航道工程和13、14号泊位今年已投入使用,成为华南地区岸线最长、前沿水深最大、自动化程度及效率最高的矿石卸船码头。今年,广西已开工新建大型深水码头项目15个,泊位37个,总投资99亿元。按照《广西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到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的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亿吨,2020年将达到3亿吨。
  东盟秘书长王景荣表示,以港口交通为先导推进泛北部湾合作是一个正确的举措。业内人士认为,东盟国家港口纷纷“扩容”,将为物流运输合作提供更好的条件,而其本身也是中国与东盟投资合作的机遇。

中国东盟达成共识谋求港口“货畅其流”

  在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大部分成员国濒临南中国海的东盟国家与中国达成共识,谋求建立协调机制实现港口运输的畅通。
  与博览会同期举办的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推出了《泛北部湾港口群合作研究报告》。报告建议,可采取自由港模式、国民待遇模式、开发区政策模式、统一关税区模式等扶持政策,加快区域内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港口群对经贸发展的支持力。
  东盟地区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拥有5亿多人口,是一个一年5%以上速度递增的新兴经济带。在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竞争中,东盟凭借着其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区域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动力。东盟10国中,除老挝外,其余9国都是沿海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东盟就是“海上东盟”。据东盟秘书处统计,2006年东盟国家出口总额已经达到7584亿美元,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东盟国家的金额达到了520亿美元, 2007年的1至4月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已经达到了14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
  从产业结构看,东盟国家非常重视发展外向经济,其竞争优势集中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除新加坡以外东盟多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程度有很大差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普遍滞后,因此东盟国家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在采矿、电站、公路、港口等方面的大规模建设将会给航运、物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和合作的机会。
  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就是通过中国、越南,以及泛北部湾沿岸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国家的港口、物流合作,实现产业对接与分工,促进相互贸易与投资,大力发展临海工业,联合开发海上资源,加快临海城市发展,形成一批互补互利、相互促进、各具特色的港口群、产业群和城市群,促进泛北部湾地区成为太平洋西岸一个新增长极。
  据了解,目前双方开展了港口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的交流,中国分别与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五国签订了海运协定,加入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客货运输协定》,确立了海事磋商机制。
  泛北部湾经济区即以此为地理范围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区域,包括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文莱、菲律宾、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和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

    开放 互利 共荣:抵御金融风暴的三根柱石

    10年前的金融风暴,在经济快速发展,各国股市、金融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又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商界巨子们高度关注的问题。记者在深入采访时发现,开放、互利、共荣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一致抵御金融风暴的三块柱石,但构筑“金融防火墙”之路仍需要更多的突破。[详情]

    中国与东盟初享自由贸易区的“甜蜜果实”

    53岁的张高兴,最近显得很高兴。
  “广西真正从过去交通‘神经末梢’变成‘国际枢纽’,像我这样的老百姓得到的实惠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老张做运输生意已近20年,经常往返于中国和越南、新加坡、柬埔寨等东盟国家间。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交通建设的一部分,今年5月,广西正式提议建设河内-广西友谊关、越南海防-河内高等级公路,以及越南谅山-河内、越南胡志明市-柬埔寨金边铁路,让他高兴了好一阵。[详情]

  相关稿件
· 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主通道 2007-10-12
· 东盟七国技术员在江西学种水稻 2007-09-19
· 今年来广东汕头蔬菜对东盟出口大增 2007-09-10
· 东盟各国议会支持东盟在2015年实现一体化 2007-08-24
· 泰财长:东盟应在国际金融体制中发挥更大作用 200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