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激辩世界是否需要更高通胀
法报刊登文章
    2010-03-11    作者:王忠菊/编译    来源:经济参考报

    法国《世界报》日前刊登玛丽·德韦尔热斯的一篇文章,文章说,经济学家就世界经济是否需要更高通胀展开激烈争论。
  文章认为,25年以来,通货膨胀一直是各国央行的眼中钉,因为它是不稳定的根源,会阻碍经济发展。必须遏制通货膨胀的恶果,将物价上涨控制在2%以下。但是,鉴于眼下的危机,各国货币机构信奉的这条金科玉律、世界宏观经济不容侵犯的这条神圣原则,很可能将要受到质疑。
  文章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开始讨论这一问题。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朗夏尔提出,可不可以把各大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上限从2%提高到4%,以免将来出现生产急剧下滑的局面。
  布朗夏尔在不久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决策者们是不是应该允许比平时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以便增大货币政策的操作余地?”
  文章说,各国央行为应对危机已将利率降至最低,现在不能再使用这个武器。它们现在不得不跟螺旋式通货紧缩作斗争,因为物价的下降不利于鼓励投资和刺激消费。
  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种想法在欧元区和美国都遇到众多经济学家的反对。
  最正统的人提醒说,不要错误理解各国央行的意思。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发表后,美国货币问题专家约翰·泰勒在《华尔街日报》上恼火地写道:“你们说要提高到4%,为什么不是5%或6%呢?”
  德克夏资产管理公司经济师安东·布朗代说:“如果各国央行调高通货膨胀上限,它们很可能会面临利率急剧上升的失控局面。”
  在欧元区,欧洲中央银行过去的任务就是确保物价的稳定。涨价幅度不能超过2%的目标虽然没有写进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但欧洲央行却在严格执行这一标准。经济学家们担心将来某一天能不能放宽这一标准,因为这是当年成立货币联盟之时德国人提出的条件。
  另外,德国人都对20世纪20年代过高的通货膨胀记忆犹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想法在德国引起的反响最为强烈。经常就经济政策给德国政府出谋划策的“智囊”人物彼得·博芬格认为,提高通货膨胀上限是“荒谬而且危险的想法”。
  德国财政国务秘书斯特芬·堪佩特说,由于通货膨胀会打击购买力,减少储蓄,等于是在“偷小民百姓的钱”。巴克莱资本公司驻德国首席经济师托尔斯滕·波雷特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是一种危害:“增加钞票不会使一个国家更富有,只会使它更贫穷。”
  但是某些国家的过度负债很快会为主张略微提高通货膨胀上限的人提供依据。随着危机的爆发,全世界已经拿出数千亿美元的国家财政用于刺激经济。
  法国兴业银行驻欧洲首席经济师韦罗妮克·里奇斯—弗洛里斯认为,现在如果不靠通货膨胀,我们就走不出困境。如果我们想减轻债务负担,又不想像日本那样陷入长期通货紧缩的境地,提高通货膨胀率是害处最小的解决办法。
  文章最后提问,不管人们害怕还是期盼,将来物价真会上涨吗?在美国,食品以外的消费品和能源产品的价格1月份出现了1982年以来的第一次降价。有些专家认为,针对危机采取的特别措施有可能使工业国家在2011年之前出现通货膨胀。可是在巴黎第九大学讲师皮埃尔·别兹巴赫看来,3%到4%的通货膨胀率比微弱的经济增长和失业还要强。

  相关稿件
· 提高通胀空间并非理想润滑剂 2010-03-10
· 北方雪难推高通胀预期 2010-01-07
· 中国成为下一个高通胀国家可能性很小 2009-12-30
· 陈东琪:明年不会出现高通胀 2009-12-11
· 高通胀预期实属过虑 200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