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幸福 还有哪些目标?
    2010-06-11    作者:吴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并体验了环境、社会平等、医疗、教育、公共安全等领域随之伴生的困扰之后,今天的中国社会对以GDP为中心的旧发展模式已有共识,即仅仅靠GDP的增长,并不一定能打造一个良好发展的和谐社会,也并不一定能带来令人感到幸福的生活方式。与此相应,仅仅通过GDP数据,已经很难全面描述和评价社会发展的优劣。
  但问题是,如果GDP数据体系已经难以反映新发展模式下的发展状况,也难以对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状况给出充分、全面的评价,那么,我们是否有新的可替代的评估体系?就中国而言,是否能够发展出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来描述和评估各地区的发展状况?而各种寻找新的评估体系的努力,也就是在不断进行如下追问:在经济增长之外,一个社会到底还应该有哪些目标?
  这其实不仅是中国面临的课题,也是全球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课题,而且目前并无成熟答案。
  2008年2月,萨科齐成立经济表现和社会进步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ocial Progress),由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和阿马蒂亚·森牵头,试图提出一套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新标准。委员会在一次报告中公开提出了对GDP的两点主要批评:首先,经济评估指标应当被修正,以更好地反映当前的个人情况;其次,每个国家都应该采用其他指标来综合考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发展状况。萨科齐主张以“国民幸福总值”(GNH)取代“国内生产总值”(GDP)。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个叫做“美国现状”(State of the USA)的国家统计指标系统将在今年夏天在互联网上诞生。奥巴马总统最近签署的医疗法案第562页有一个条款,要求国会资助并监督一个新的国家重点指标体系(the key national indicators system)的创制。这意味着,“美国现状”将成为一个国家指标综合系统,由美国国家科学院负责运作。“美国现状”计划最终记录大约300项指标,涵盖犯罪、能源、基础设施、住房、医疗、教育、环境和经济等领域。所有这些监测领域都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成员来选择,并且将由一组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严格而精确的审查。
  法、美等国这些反思和超越经济增长至上论的尝试,也可以看作推动新的发展模式的努力。从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实践新发展观的行动,到法、美等国“将GDP请下神坛”的探索,隐约可以看到正在兴起的世界性潮流,其中包含了超越经济至上的发展道路的可能,包含了开辟一种更为平等、均衡、健康的现代性道路的可能。
  发展道路的选择是“本”,评价体系的设计为“末”。如果不自觉反思和超越经济至上的发展观,也就没有必要去寻找替代GDP的新指标体系。南亚小国不丹王国最早提出GNH概念,在建立新的指标体系方面启发了世界诸国。不丹在1970年代即提出建立GNH指标体系,并已有近30年的实践。而不丹最值得尊重和重视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发展价值观,他们认为只有经济增长的生活方式是不值得追求的,于是将人民的心理幸福、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纳入政府施政的核心目标。正是基于这一动因,他们才会基于本国文化历史传统,创造性地建立自己的GNH体系。
  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已经在发展价值观的变革方面走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探寻与新发展观相适应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其实也是进一步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契机:它将促使人们更为细致全面地思考,新发展观要在哪些方面着手,才能打造一个不断提升国民幸福感的和谐社会;新的评估体系必然会遭遇的各种困难,则会从特别的角度呈现发展模式转型的困难所在(比如,如何让各种测量情感幸福的指标具有说服力?人们对一些事情的忽视和轻慢,往往是因为它们无法计算)。而新的评估体系的确立,意味着一种文化自觉的确立,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有更明确的自主意识来全面提升国民的幸福感。一旦能确立一个体现新的发展观视野的评估体系,毫无疑问将会激荡起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强力。
  我们希望提供开放的舆论平台,促进对新的指标体系特别是GNH的研究与讨论,参与催生新的评估体系的历史进程。我们认为,GNH(国民幸福指数)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有待发展的替代性方案。我们希望推动建构GNH体系的讨论,重估有关于人的幸福的一切社会要素,重新追问“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美好的生活方式”,重估一切有关幸福的价值,以有益于建设更健康的社会,提倡更美好的生活方式。这是去年本报成立“21世纪GNH研究中心”的愿景所在,也是此次与民生银行(600016,股吧)联合推出“国民幸福专版”的由来。
  相关稿件
· 国民收入“倍增”给谁? 2010-06-04
·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需闯 “三关” 2010-06-04
· 我们需要“国民福利倍增计划” 2010-06-04
· 国民收入应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2010-06-04
· 茅于轼:勿混淆国民收入和收入分配 201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