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近期不会明显收缩
    2010-06-11    作者:周子勋    来源:证券时报

    央行报告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冲击下,2009年实施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对恢复市场的流动性以及稳定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过度资金投放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给整体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复杂的经济形势将使央行继续使用数量型的调控工具,但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明显的收缩。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09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指出,2010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央行将根据新形势、新情况,贯彻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警惕信贷结构失衡风险

  毫无疑问,央行报告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冲击下,2009年实施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对恢复市场的流动性以及稳定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过度资金投放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给整体经济结构调整带了了巨大的压力。
  从资金的流向上看,2009年现金流向因各地经济发展特点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受国际市场的冲击,因此在政策扶持的环境下,银行资金投放较为集中,全年净投放4661.3亿元。这也是符合尽快稳定东部经济发展的需要。西部地区则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以及灾后重建等政策的需要,银行信贷资金总体为现金净投放,净投放现金528.8亿元,同比增长291%。东北地区三省均呈现现金净投放,但受农副产品收购现金支出较上年大幅减少影响,净投放资金同比下降26%,为392.3亿元。而中部地区受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回流等因素影响,是当前全国唯一的现金净回笼地区,全年净回笼现金1492.1亿元,同比增长31%。
  从整个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信贷的增长缓和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压力,但是这种短时间内的信贷扩张对整体经济发展带来结构性严重失衡的风险,尤其是在进入到2010年以来,结构性失衡的风险给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敲响了警钟。
  信贷的极度扩张给整个信用带来了风险。自2001年以来,产出/信贷比(信贷生产率)逐步降低,大致从7倍以上下降到5倍左右。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7%,GDP为33.5353万亿,信贷增量为9.6万亿,则信贷生产率降低到3.5倍左右。低信贷生产率意味着产出无法抵补要素投入成本。这种信用风险直接导致金融机构在市场运行中出现巨大的波动。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国家提升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要求之后,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再融资受到市场质疑。近期的农行IPO虽然在发行机构以PE、PB等各种数据新低游说市场投资者,但是市场投资者依然不买账,显示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已经开始影响到金融机构本身的稳定发展。

  长短期贷款需兼顾

  目前,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高。由于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政府主导的“铁、公、基”项目和国有部门,需要后续资金配套跟进,这意味着2010年非国有部门投资将被部分挤出。央行因此也很难上调基准利率,因为此举一方面会进一步挤出非国有部门投资,这个挤出已经得到了国务院等部门的高度关注,从连续性出台相关促进非公有经济投资门槛的政策就可以看到挤出效应给我国的整体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很大压力。另一方面,还会加大利息支付压力,导致信用风险上升。尤其是地方政府大量的融资平台背后的还债问题,在希腊债务危机的环境下,近期引起了国家发改委以及银行监管部门的高度警惕。我们可以看到,自从确立2010年货币政策在继续保持宽松基调下,适度进行微调,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调控更加的灵活以及合理性。
  倘若简单地将时域划分为长期和短期,则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长期中世界经济保持着增长的趋势,而在短期中则存在偏离趋势的波动。因而作为短期性的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其根本目的均在于平抑短期经济的波动,促进经济保持趋势性的增长。
  经济增长并非越高越好,而是要综合考虑诸如环境、资源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以及必须兼顾物价水平相对稳定等各种条件。同样,如果增长速度过低,则不能较好地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也无法较好地促进国民福利的改善。因此,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保增长”,应该是利用货币政策追求一种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均衡目标增长率。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政策的目标本质上就是保持经济增长。防通胀以及调结构从本质上讲也是为了保持经济增长。

  形势复杂需要保持适度宽松

  随着中国经济2010年持续进入快速稳定的回升以来,在农产品等价格以及房地产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胀预期不断地散开。央行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的局势下,尤其是欧元危机已经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的情况下,选择了更为谨慎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截至目前已经连续3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此外,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大量的各种不同期限的央票来对冲市场的资金流动性,以期达到稳定市场。因此,整体上看,虽然当前的物价局势以及国际经济复苏受到各种压力,但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依然将继续保持一个宽松的局面,虽然短期内的微调会随着市场的流动性出现不同的方向,但是整体而言不会出现剧烈的收缩。

  相关稿件
· 经济指标显露疲相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 2010-06-02
· 欧央行7月或退出宽松货币政策 2010-06-01
· 货币政策能变吗? 2010-05-25
· 我国货币政策仍滞后于经济复苏步伐 2010-05-13
· 调整货币政策应“挺过阵痛” 201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