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闲置“地王”也是收回政府公信力
    2010-02-05    作者:陈庆贵    来源:红网
    2月4日,南京多家媒体在显著位置报道同一消息:位于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湖以西的一幅2007年12月份出让的住宅用地,被南京市国土部门强制收回。记者从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得到证实:“这一地块是因为闲置两年而被强制收回的。”
  无独有偶,创造50.5亿元天价的2009年北京“地王”也被收回。北京市国土资源局2月1日发布公告,取消北京市大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竞得资格。另据报道,广州早前清算闲置“五大地王”,其中包括某地产(3333)于08年1月投得的天河“绢麻厂地王”,被广州相关部门收回,并没收1.3亿元人民币土地出让保证金。
  应当说,政府收回闲置“地王”本不是也不该成为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不少地方过去普遍该收未收。开发商拿地后两年没有开发,那地块就属于闲置土地,按照国土资源部规定,政府就应对其强制收回。更何况,在当下不少地方房价远超社会绝对多数居民承受能力,中央高层明确要求地方“抑制投资投机购房需求”、国务院出台“国四条”调控的背景下,相关地方政府收回闲置“地王”不是问题。
  我的问题是,政府收回闲置“地王”虽是“补牢”之举,但毕竟已然造成“亡羊”。中国指数研究院日前发布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年终盘点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金额达15000亿元。杭州和上海成为土地出让金超过千亿的两个城市,北京以928亿元排名第三。业内人士指出,“地王”频出成为2009年土地出让金暴涨的最主要原因,而“卖地”也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不少城市包括北京的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收入比例接近五成。而与“地王”相生相伴恶性循环的是“炒地”“圈地”“囤地”成风和房价逆势疯涨愈调愈高。
  其实,早在2007年金融危机暴发前,就有“国6条”与“90/70”等调控政策出台,然令公众大惑不解哭笑不得的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并未得到有效执行。人们不想看到的是:国内一些城市房价非但丝毫未受金融危机影响,反而出现不同程度甚至成倍反拍疯涨。以对房产商闲置土地作出相关处理说事,由于开发商囤地利润远高于房产开发,加之心照不宣的方方面面利益纠结,许多地方政府部门与开发商达成默契,“闲置满两年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等规定成为一纸空文!而从土地调控政策落实态度窥,人们看到的是少数地方政府执行力的低下和公信力的损毁。换言之,政府收回闲置“地王”实则也是收回公信力
  令我难以乐观的是,从去年12月9日国务院会议提出取消营业税优惠政策,到拿地首付提高到50%等“组合拳”接踵而来,现下开发商似乎并未受到很大影响。一方面中央连环拳为楼市降温,另一方面天价“地王”照样疯狂,“地王”纪录依然不断刷新。值得注意的是,与北京宣布收回“地王”并没收2亿元保证金同日,上海又产生了新的“地王”,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8-1)地块在此间以92.2亿元的出让价被某公司夺得,其总价92.2亿元和楼板价34148元/平方米均堪称上海乃至全国的“新地王”。可见,个别地方政府收回闲置“地王”,现时还不能说已经产生为地市退烧促地产商回归理性的政策效用,政府收回闲置“地王”产生的执行力公信力还须要各地群起跟进加速放大回归。
  我想说的是,纵观和反思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地产调控轨迹,相关部门土地政策执行力差是老问题。闲置满两年及以上土地将被“坚决无偿收回”这个刚性政策,虽被多次重申,但一直未能得以有效执行导致“拳头打在棉花(资讯,行情)上”,乃是众多问题中的典型问题。在地价依旧推动房价的当下情势下,这个问题理所当然成为公众最诟病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对房市未来走向影响最大的热点问题。公众关注的焦点是:相对于目下各地不少地方土地还在超期“闲置”晒太阳,而“坚决无偿收回”却凤毛麟角杯水车薪。
  从房地产调控历史经验教训看,对土地新政策的执行效果,尚有待观察相关地方对政策的后续执行力度。既然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丧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重树社会公信和回归政策权威则不能觊觎一地之措和一日之功。
  相关稿件
· 央企地王背后是改革不到位 2010-02-02
· 北京“地王”大龙地产天竺22号地被收回 2010-02-02
· 上海92.2亿元新“地王”诞生 2010-02-02
· 地王的大戏连台绝非喜剧 2009-12-24
· 地产新政甫出 新地王何以接踵而至 200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