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温县供电公司探索危机突围模式
唱响国企“三保”歌
    2009-07-17    赵丽 岳风 闻有成    来源:经济参考报

    焦作供电公司赵建宾总经理在温县供电公司指导工作。

    温县供电公司总经理高庆祥在征求农民对供电工作的意见。

    巍峨的铁塔是我们矫健的身影,
    密集的电网编织着我们的理想。
    同心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国企有力量在危机中逆风飞扬。
    ……
    盛夏时节,伴随着一曲嘹亮的《国企“三保歌”》,笔者在河南温县供电公司见到了公司当家人———总经理、董事长高庆祥。
    这几年,高庆祥和他的国有供电公司获得的荣誉,着实不少。
    2008年,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还先后荣膺中国企业创新领军人物、新时代中国改革之星、全国改革创新十佳杰出青年、中国职业经理人特级大师等荣誉称号。
    他带领的群体迈出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温县供电公司进入了全国改革创新示范单位、全国创新力500强企业、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行列,一跃成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标杆单位……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考验中,高庆祥带领温县供电公司矢志探索“弯道超车”的危机突围模式,以坚定的应变能力超越金融危机的‘弯道’,让国有企业在危机中唱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嘹亮之歌。

    危机突围方显中国国有企业应变本色

    金融危机下,一场百年不遇的“寒冬”,让国际国内一些企业裁员减产或放假停产“蛰伏”“休眠”静待复苏。
    “从经济学角度看,每一次市场出现的较大动荡,都会造就一个‘弯道’,每一次经济泡沫的破灭,都会出现一个更大的‘弯道’,让一些在危机中有新突破的企业逆风飞扬。”温县供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庆祥对笔者说:“处于金融危机中的企业,在不景气时代最睿智的做法就是沉下心来,找到自己的应对之策,在‘危’与‘机’面前高昂‘龙头’,以坚定的应变能力超越‘弯道’,就能赢得新发展机遇。”
    温县供电公司引入“弯道超车”理念,把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分解到人力资源管理层、企业营销层等核心竞争能力的要素构成上,全面创新培育企业驾驭“弯道”竞争能力。
    面对温县传统农业大县,规模企业少,工业用电量不足的瓶颈,他们推行责、权、利一体化人本管理理念,强化全体员工的使命感、危机感、急迫感。公司推行了日目标、日分析、日考核、日统计、日反馈、日奖罚的“六个日”供电量目标管理,建立了供电量的六个日目标管理公开栏,且将六个日目标在内部网上公开,公司广播站每天滚动播放,时时激发全体职工的增供扩销意识。为实现在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用电量逐年攀升提供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创新保障机制。
    他们出台了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升迁靠业绩、能上能下、多劳多得的中层业绩考核办法。同时建立中层干部和员工的“履责问责追责”制,按照每个层面的岗位责任,在具体工作和项目实施中,施行目标化管理,并按照“分管人、分级人、分项人、分责人、分罚人、分奖人”的“六分买单机制”,对所有单位和干部的业绩实施了绩效考核。
    去年以来,公司为进一步激励中层干部,大胆实施了“三标干部”管理模式(即标杆、标兵、标准干部),每月排出20名“标杆”干部、50名“标兵”干部、30名“标准”干部及9名不作为干部进行奖罚。
    在电力营销工作中,他们实施精细化流程管理再造工程,在市场营销成本上精细化,在增供扩销“增长点”上培育精细化。公司提出“公司围绕市场转、机关围绕基层转、乡所围绕客户转、全员围绕电量转”的市场开拓思路,号召全体干部员工树立“只有淡季的市场,不能有淡季的思想”的市场理念,积极开展农村营销、口碑营销、责任营销等十大营销和九大促销活动。
    张军投资的奶牛场是焦作蒙牛分公司的专门供奶点,因蒙牛公司对奶牛场提出更严格的卫生要求,他决定增加一个牛奶冷却罐,提高卫生安全系数,扩大生产规模。可请人实地堪测,线路改造架设工作最少要两天。停电两天,几吨鲜奶非变质不可。张军情急之下拨通了张庄供电所的服务队电话。队长姚卫旗闻讯当即赶到现场勘察,并向所里汇报后,他肯定地对张军说:“您请放心,困难再多,我们也要想办法克服,争取明天一天完工!”
    当晚,姚卫旗和供电所所长马保军共同拿出施工方案,又抽调两名业务骨干加入到施工服务队。第二天一大早,队员们赶到施工现场,连续工作了9个小时,终于在下午3点恢复送电。张庄供电所在为企解忧的同时,增供电量500千瓦时。
    积极增供扩销。去年以来,公司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向一级要效益”的工作责任机制,从局机关干部到工作人员,从基层所职工到农电工,全局上下齐心协力,深层次挖掘为“弯道超车扩路”,让更多的潜在优势变为增供扩销现实优势。
    为了挖增电量,公司还实施了“工业不足农业补,农业不足商业补,商业不足照明补,照明不足亮化补,亮化不足‘七小’补”的“五补”营销战略。并适时引导多供电、供好电。黄河滩区和沁河滩区主要以柴油机抽水灌溉为主,公司抓住柴油市场价格攀升的时机,大力宣传用电浇地性价比高,促使该区域用电覆盖率由35%提高到85%。同时开展“人人都是电量推销员”活动,要求每位员工以自己家为中心,把周围150米范围内的居民作为自己的固定服务对象进行促销活动。
    危机中更要过紧日子。公司认真落实国网公司“三节约”工作,发挥五大机制的约束作用,一是加强了对10千伏、0.4千伏线损的管理。要求在管理中运用好“四面镜子”(即决策层用好望远镜,执行层用好放大镜,落实层用好显微镜,人人都用好透视镜),通过营业普查、集中检查、重点抽查、“四查四抄四分析”(即每月四次巡视线路,四次查抄电量,四次分析线损率)等方式,解决电力营销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和出现的隐瞒、少抄、漏抄、错抄、估抄等现象造成的线损不实问题。二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公司采用“成本倒算”的办法,坚持“量入为出,集中使用,适当平衡,分级审核,主管控制,权责分明,严格执行,注重抵押,超额扣押”的原则,促进“大成本”观在干部员工中入脑入心。在机关用电上也做到人走关灯、关空调、关微机、关热水器、自来水等“五关停”。看过的报纸统一回收处理,为企业增收每一分钱;在电费回收上,出台了《电费回收考核办法》,加强对季节性用电客户的监督和供电所电费结零督察,电费回收率100%。

    扶弱济贫承诺制践行央企保民生的责任

    “我承诺帮助两户困难户”,“我承诺每月拿出100元帮扶一名贫困生”……
    在温县供电公司大院的公开承诺栏里,赫然张贴着180名共产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郑重承诺书。如今,随着供电公司党员承诺制活动的全面展开,一个“关注民生,践行国企保民生的责任”,正在温县供电公司如火如荼地展开。
    为帮助那些老干部、五保户、军烈属、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过上美满和谐的生活,温县供电公司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以“结穷亲、解民忧、受教育、促发展”为主题的“党员联系帮扶特困户”活动,活动采取“多人帮”、“一帮一”、“一帮多”等方式,为全县334户老干部、军属、特困户、鳏寡孤独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发放了带有帮扶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的“帮扶联系卡”,并与他们结成长期帮扶对子,以帮助生产、资助生活费、整理环境卫生以及生日祝贺等形式,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电民情深”。
    为了能让温泉镇一位81岁的孤寡老人安度晚年,高庆祥和他的退伍军人服务队经常在生活上关心老人,为老人修建房屋,给老人过生日,和老人一起过节……并把老人的养女小倩安排到公司下属的实体企业工作。
    笔者在温县田间采访时,陈家沟供电所所长王志强,正忙着为一户外出务工的农民家浇水。
    据了解针对今年严重的旱情,温县供电公司除了积极动员2000多乡所供电人员行动起来,浇水保苗外,还实行了机关干部下乡包片督导制度,一些干部吃住在村里,组织协调村民有序浇地,对困难家庭展开帮扶。
    近两年来,他们大力开展了帮助村民浇灌、抢收、抢种等帮扶活动,公司提出了“发动、带动、推动、联动、互动、层层都动”的“六动”措施,要求公司班子成员带动,中层干部、党员、退伍军人三个政治力量推动,和群众形成互动,在田间地头演绎出许多温馨画面。
    每年春耕、夏收大忙时,都是温县前上作村孙铁柱老汉最作难的时候。他老伴体弱多病,儿子又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自己年已八旬,腿脚不便,家里的三亩地每年都得求亲告友才能浇灌完。温县供电公司职工偶然得知孙老汉的情况后,不但义务帮他浇了地,还主动与他“结亲”。之后,孙老汉家有个大事小情,打个电话他们随叫随到。
    近年来,温县供电公司在国贷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自筹资金为群众架设排灌线路,实现了“银线田间架,井井通电源”的历史跨越,井台通电率达100%,提前实现井井通电,公司每年可增加农业电量300万千瓦时。
    今年年初以来,温县供电公司在全县十个供电所大力开展了“四队两室两所”建设活动,各供电所成立了农业服务队、保障服务队、平安服务队、社会事业服务队,并协助村里建设了多功能信息室和图书阅览室,电力知识宣传场所和户外娱乐健身场所。如今,四个服务队明确职责分工,扎实开展活动,新建成的“两室两所”成了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夜晚出行人数增多。为了群众夜间出行的安全,温县供电公司大力开展城区和乡村道路路灯亮化工程。在城区路灯亮化工程方面,投资441万元,共改造路灯864盏,新增路灯1132盏,使县城区路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他们共为乡村路灯亮化工程投资40余万元,发放、安装路灯4500盏,并投资五万余元帮助群众建设灯光球场26个,为群众的夜间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个光明保证。
    温县供电公司创新开展“家庭式服务进农家”,亲情量化式服务民生活动。公司给每位农村电工定做了印有电力服务热线“95598”和电工编号的红马甲,并制定红马甲服务规范,要求电工在工作和服务时,必须身穿红马甲,既方便客户寻找,又是一种责任和形象。“红马甲”走遍温县农村,很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温县供电公司在保民生中发展了市场,成功完成由做大做强市场和做强做大市场的转型,实现了电量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共编社会安定网络为农村百姓谋福

    温县供电公司发挥电力进村入户的行业优势,推行农村电工“一岗双职”跨行业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在县乡村形成的公司班组控制“小事不出村”,供电所控制“大事不出乡”,公司控制“信访事项不出县”的三级维护农村稳定的防控机制,成功实现社会稳定工作的有机衔接、良性互动,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农村不稳定事件的发生。
    温县县委领导介绍说,电力业务覆盖广大的农村一家不漏。多年来农村电工在为农民“零距离”服务中,与村民打成一片,与家家户户建立起了特殊的密切联系网。农村电工对每村的人口、房屋、邻里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全熟悉”,在农民心目中他们有“面子”,有威望。
    如今,在温县,1000多名农村电工以“村情通”为契机,经常挨家挨户走一趟,几天同男女老少见个面,有事没事问一声,遇见问题管一管,在村子里了解村民心声,为民排忧解难,使一批矛盾纠纷在基层笑谈中化解,复杂的农村土地征用及宅基地纠纷、村两委换届等方面大量存在群体性信访隐患的问题也得以处理。
    一位新当选的村长在竞选时曾向村民承诺,若自己当选,每度电降0.05元。村电工捕获到这一不安定因素,根据“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早处理、早反馈”措施,立即向供电公司领导汇报,并带着《河南省发改委[豫发管价费(2004)1059号]》文件和《河南省发改委[豫发管价费(2004)1127号]》文件,向这位新任村长指出违反电价政策的危害性。又同乡政府信访领导,到这个村挨家挨户向村民宣传国家统一的电价政策。新任村长终于被感动了,带领着几个居民组长逐户登门,边解释电价政策边按国家定价收齐了电费。使1000多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由电价引发的矛盾悄然化解。
    张庄村在黄河滩区有两千多亩非耕地,农网改造前,村委为解决群众浇地用电问题,投资建了五个配电台区,却无力架低压线路,浇地时用的都是临时线,群众感到十分不便,准备集体上访。公司立即安排乡村电工协同村干部走访群众,与镇政府沟通,最后采取村民、村委、镇政府联合筹款,解决了张庄村滩区的用电难题,避免了一起群体信访事件的发生。
    据温县信访局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温县电力员工“一岗双职”,配合地方维护农村稳定,共排查矛盾纠纷468起,化解445起,稳定率在90%以上,把大量农民反映的问题化解在村、落实在村,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越级信访案事件的发生。
    据高庆祥介绍,2004年10月,公司还开通了乡村接待信访车,每天穿梭于全县262个行政村之间,巡回在30个固定接待点,到农村,到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接触。
    乡村接待信访车采取固定接待和流动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解群众所难、保群众满意”的原则,恪守“维护群众利益无小事,维护企业利益和企业形象无小事”的信条,努力做到“八个一”,全面实现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即:每月对固定接待点周边的村进行一次暗访,一个不漏地记录农民反映的问题,一个不漏地处理好农民反映的问题,一个不漏地复查处理结果,一个不漏地将处理结果反映到主管领导、主管部门,一个不漏地对处理结果进行问责问效点评,一个不漏地对处理结果进行一次回访,每季度配合供电所对大电力客户进行一次走访。
    如今,乡村接待信访车先后更换了三辆,但工作人员为群众服务的信念却始终没变,为了保持信访接待的独立性和处理信访事项的公正性,工作人员不和供电所接触、不和电工班接触、不和电工接触。不吃基层一顿饭,不抽基层一支烟。
    据统计,乡村接待信访车开通三年以来,总行程达39860万公里,受理投诉举报等1766人次,解答咨询率100%,投诉处理率100%。乡村接待信访车被群众称为“电力连心车”。
    在跨行业共建和谐稳定的新农村中,温县供电公司经济效益连年攀升,行风评议连续六年名列温县第一,并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标杆单位。

  相关稿件
· 华北制药整合重组寻求突围 2009-07-09
· 国际石油价格定价权的中国突围 2009-06-24
· 酒店类物业:颓势初显期待突围 2009-06-03
· 一个节能减排技术公司的挣扎与突围 2009-04-29
· 家电巨头欲借力资本市场突围“价格战” 2009-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