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江苏将师德与绩效工资挂钩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师德量化快速成为焦点话题,赞弹皆有,且质疑的声音很彪悍,道理铿锵,就差给操作师德量化工作者贴上“小人、势利者”的标签了。9月28日长沙晚报消息说,在近日举行的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研讨会上,推出全国首个Credit
SPMS学校智能绩效考核管理 系统,并将于国庆后在湖南全省中小学推广。这给继续热议师德量化提供了新话题。
师德量化,实质是个物化的过程。反对师德量化者的声音貌似磅礴,其实是借了情绪的气势,秉持的还是一个古老逻辑:道德是形而上的,不能也不应拿个量器来称量。比如,崇高、美好、善良、纯洁,它们永远是缺乏度量衡的。这话看起来有道理,然而,逻辑上讲不通,实践起来恐怕也有害无益。如果师德是个虚无飘渺的东西,只能用来顶礼膜拜或者幻想意淫,而不能落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来,我们还要师德干嘛?比如在国外一些著名的高校,年迈的校长给学生打伞的例子很多;而在我们的高校,学生能给露天做讲演的校长撑伞却成了一种荣耀——这背后,究竟有没有师德的差异?
任何道德,都带有英雄主义的色彩,而任何主义,都是开在现实土壤里的花朵。妄论道德,最终只会虚化了道德;奢谈道义,最后只会靡费了道义。我们不妨看看反对师德量化的一些主流观点:有说师德无可衡量、在工具理性上行不通,假设这个理由成立,那么,我们的“道德标兵”、“师德模范”是怎么评选出来的?难道是谁的材料中用的道德溢美性词汇多,谁就当选?既然道德行为可以评出模范或标兵,量化比较应该也不是难事,当然,任何考量都是相对公平,不能要求师德量化就独独要绝对无误差;有人说师德量化就是师德商品化、道德功利化,这话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师德的行为主体是人,是人就得吃饭生存,给与师德制度性的回报,总比鼓励别人“默默奉献”人道得多,再说,师德量化显然并不等于贩卖师德,不然,任何道德奖赏都是贩卖道德的行为了。
搞清这些道理其实并不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观感受数量化的例子不胜枚举,似乎很少有人质疑其合理性与正义性,比如心理学上的心理健康测试,给的就是量化的分数,再比如反应城市生存面貌的宜居指数或者幸福指数,最终拿出的也是一些数字。主观感受客观化,或者说意识内容物质化,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只要标准合理、程序正义,它是能真实反映某种状态或情况的。师德也是这个道理,尽管属于道德品质,但最终还是落实在职业化的工作中、生活中,总有蛛丝马迹,总能按图索骥,要紧的是如何完善考评机制,确保量化的公开公平公正。
更深处说,我们对师德量化的担忧,其实只是一如既往的道德泛化情结在作祟,都害怕把道德从神龛上取下来,害怕道德这东西一旦与踏踏实实的规则、秩序相结合,我们就失去了某种批判的制高点,就需要肩负看得见的责任与义务——或许这就是我们竭力反对一切物化、量化道德问题的根本道理。铁不是恨成钢,而是炼成钢的,同理,道德层级的构建,也不是赞美与谴责就能解决的问题。师德量化为道德制度化开了一扇窗口,值得期待与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