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需要智慧更需要决心
    2009-03-25    邢佰英    来源:中国证券报

    从去年10月新医改方案的“雏形”(征求意见稿)到今年年初管理层透露未来三年将计划在医疗改革领域投入8500亿元,政府推进医改的思路日渐明晰,但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

    可以说,眼下在中国推进的医改,几乎找不到局外人,这样一部牵动了十几亿人目光的医改方案,不仅仅只缘于众口难调,更多体现的是多重利益方的博弈已几近胶着。
    从已经公布的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来看,我国医改将秉承公益性的大方向,同时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元素,新医改方案在可行性上大大增强。让老百姓最欣慰的,要数政府拿出了8500亿的“真金白银”,准备供需都补,多年的“看病难、看病贵”痼疾或有望被根除。
    但是,医改不是只要投钱就能解决问题,多年来形成的计划与市场并行的医疗卫生体制能否理顺?“以药养医”体制能否打破?长期失衡的医疗卫生资源能否重置?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通过医改得到答案。
    如何才能让8500亿元不是“撒胡椒面”?这需要行政智慧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让钱落到实处,让百姓得到实惠。而依照经验,伴随着医改配套方案的陆续出台,各地也将纷纷因地制宜、制定当地的医改配套实施方案。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中央政府的意图在基层得到兑现?也尚需强有力的监管体制和约束机制来保证百姓受益。
    需方的利益需要保证,但供方的积极性也不容忽视。对于医药这个浸淫市场体制多年的行业来说,竞争元素已经不可或缺,生产、定价“一刀切”就不如“招标采购”、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来得有效,而公立医院的改革则因受其原有的计划体制所囿,显得举步维艰。
    如果说,单纯靠财政投入或能立竿见影地解决供需双方的硬件问题,公立医院改革则涉及到医疗资源的均衡化分布、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引进、医生的激励机制等软件问题,最终还需要对以药养医体制“动刀”。
    尽管医改扛着“公益性”大旗,但丝毫不影响政府以消费主体的角色参与到整个医疗体制运转中来。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政府的职能定位也首先应该是一个消费主体,在此前提下,才不会影响原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生存规则。
    与任何一项触动核心利益层的改革类似,此次新医改方案出台的“难产”可以理解,但在落实上,则更需要政府的智慧,更需要强大的决心。具体配套方案的制定也需要基于扎实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试点推行,并在实施中依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这样打磨出的方案才真正有生命力。
    如此看来,能否顺利拿出全社会各方都基本接受的新医改方案只不过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这一万里长征过程中的第一步,至于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培养百姓科学的保健就医意识则是远比改革本身更重要持久的任务,更是任重道远。

  相关稿件
· 新医改或对基本药物制度和医保体制作调整 2009-03-19
· 医改成败要靠实践检验 2009-03-18
· 箭在弦上,医改如何命中要害?[图] 2009-03-04
· 金融危机下,我国医药企业如何适应新医改? 2009-02-16
· 新医改8500亿的投向分析 200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