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不必等靠奥巴马
    2009-02-06    作者:周东飞    来源:潇湘晨报

  鉴于经济刺激方案中的“买国货”条款可能引发全球贸易大战,美国总统奥巴马3日表态反对这一条款。奥巴马表示,美国不能发出保护主义信号。他警告美国国会,新经济刺激计划的最终版本不应包含任何可能引发贸易战的保护主义语言。

  这样一个表态对于奥巴马在美国之外的形象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加分选项。但要知道,上述经济刺激方案原本就出自奥巴马政府之手,他的表态顶多可以正面理解为知错必改。而事实上,奥巴马的“警告”充满了这位新总统长于言辞的风格,比如说他认为这份最终方案不应包含任何可能引发贸易战的“保护主义语言”。在语言和信号之外,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国会,都还有许多可以操作的空间。
  过分关注“买美国货”条款,也许是对这个全球头号经济强国的苛刻。因为,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已经不是唯独美国才存在的新动向。看看对美国“买国货”条款反应最为激烈的欧洲,西班牙地方政府忙于遣返外籍工人,瑞典政府规定部分援助计划只担保瑞典产品,德国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银行优先考虑对本国企业放贷,英国爆发抗议外籍工人的罢工事件……
  仅仅是半年光景,之前我们都还在感叹“世界是平的”,转眼却看见周围壁垒林立。贸易保护主义之害,应该让世界印象深刻。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挑起的全球贸易战,不仅导致了长达10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甚至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不无关系。历史不仅尝试复制成功,也往往企图重演失败。今天的世界图景,与将近80年前相比固然风光殊异,但短视和利己总是想要战胜理性,这一宿命的规律却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
  整个世界都将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中国也不例外。从1978年经过痛苦抉择打开大门那一天起,中国就一直在努力融入整个世界。但是,这样的历程也并不平坦,除了“中国威胁论”的猜忌与打压之外,生命力强劲的“中国制造”也往往成为贸易保护交锋中的受损害者。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所要面临的保护壁垒可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高都要厚。进入2009年,中国商品遭遇歧视的坏消息接踵而至。印度对中国产玩具下达进口禁令,巴西对包括中国产品在内的24种进口产品实行许可证制度,欧盟可能对中国紧固件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中国经济正走在朝扩大内需转型的路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要放弃国际贸易。外向型经济的使命在于提高开放的质量,无论是眼下还是长远,出口都仍将是拉动增长的重要力量,需要改变的仅仅是过度倚重而已。当下,中国产品急需苦练内功,以过硬的品质防止跌入他国设置的贸易保护的陷阱。此外,中国需要通过平等对话,提高自己在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方面的议价能力。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在各种国际协调机构中的影响力将逐步提高。充足的外汇储备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样是互惠互利最有说服力的筹码。近期中国将向欧洲多国派出采购团,既证明了中国在双向互惠中的实力,也不难看出中国调整外贸布局的努力。
  作为《政府采购协议》的未签约国,中国远比欧盟国家更可能受到所谓“买美国货”条款的伤害,因此理应保持必要的关注。起初,我们预测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时,更多考虑的是硬需求的减少。“买美国货”条款等贸易保护主义苗头的出现,则提示我们需要因应的困难将会更多。按照自己手中的实力出牌,别把希望寄托给别人的表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同样需要未雨绸缪。

  相关稿件
· 贸易保护不是金融危机的解药 2009-02-05
· 警惕贸易保护主义借"购买美国货"还魂 2009-02-04
· 警惕贸易保护主义借“购买美国货”还魂 2009-02-04
· 华盛顿升起贸易保护主义“阴云” 2009-02-03
· 贸易保护主义将使经济复苏推迟数年 20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