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面临两大威胁:一曰贸易保护主义;二曰金融保护主义。贸易与金融保护主义在保护本国经济的幌子下借尸还魂,这将使全球紧缩周期延长数年,复苏期望不得不放到2011年以后。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 1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项附加条款规定:部分救援资金只能
“购买美国货”,任何基础设施项目要获得刺激方案的资金支持,所使用钢铁产品必须为美国生产。方案还规定: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所使用的任何制服和纺织品必须为百分之百
“美国制造”,除非联邦政府认定购买美国货可能面临成本远高于外国货等情况,“有损公众利益”。另据透露,根据已经起草的“参议院版”经济刺激计划,有关“购买美国货”的附加条款更加“激进”,水泥等项目所需一切制成品也须由美国生产。 虽然欧洲、加拿大等国已做出强烈应对,表示要以牙还牙,美国国内也有反对声浪,但国会的态度表明,多数人认为用美国纳税人的钱缓解美国经济、拉升就业天经地义。 美国不是特例。一些欧洲国家已经推出了针对本国汽车厂家的救助计划。英国坚持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必须向本国小型企业提供贷款。 世界贸易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9年的世界贸易总额将下降2.8%,使贸易这个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无法正常运转。日本、韩国等出口导向国家的经济雪上加霜,中国除非能够真正拉动居民消费,否则,目前政府大规模投资是维持之术,不能解决产能过剩危机。 丑陋的金融保护主义卷土重来。 各国银行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要求其缩减海外业务,维持对国内消费者和企业的贷款。这已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下降,预计今年流向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投资预计将比2007年减少82%。东欧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与英国等国,正在面临外资银行贷款撤退、陷入财政破产的窘境。 英国首相布朗去年10月因为在纾困银行方面做得比美国更彻底、投入更大而赢得了全世界的喝彩,而3个月后,英国面临着银行业、英镑汇率和财政危机三重威胁。冰岛、韩国、英国等国的财政危机,显示在全球极度紧缩的背景下,一国政府信用担保所带来的不过是政府信用的彻底破产。 双重保护主义夹击,加上修补资产负债表的技术需要,使越来越多的银行将业务重心加快回归本土。奥纬咨询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银行负责人担心,去杠杆化过程可能会再持续3年,导致黯淡的经济形势维持到2011年。 如果全球主要国家不能协同对抗危机,我们将重蹈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覆辙——各国为了应对国内危机加剧贸易对抗,陷入无休止的口水战与贸易战,最终导致全球经济重度衰退。各国为一己之利互相挑战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中国不会成为盲目乐观者口中的首善之区,中国经济面临出口下降、失业、国企效率三重约束。 全球消费下降对于中国经济是巨大的打击,中行副行长朱民在达沃斯论坛上对中国拯救世界经济论给予当头一击。他表示,美国人去年消费10万亿美元,就算今年下降10%,还是远远高于中国人1.5万亿美元的年支出,靠中国经济拯救全球不现实。韩国近几个月对中国的出口额降速超过整体出口降幅,显示中国来料加工式的出口在未来将大幅下挫,我国出口不容乐观。 尽管国人10年前就明白需要增加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事实上内需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不增反降。拉动内需的根本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与财富分配模式,目前经济发展模式并未有根本性变化,央企注资就是明显案例,国企高管降薪不是财富分配制度的改革,而是暂时的行政与市场压力所致。 还有失业问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2月2日表示,农业部在春节前针对国内15个省的165个村庄进行调查,显示中国1.3亿农民工中已有15.3%左右失去工作,加上600万大学生就业群体,我国真实失业率远超4%的警戒线。 与美国一样,中国面临的挑战是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如果全球经济在2011年复苏,中国经济不可能在2009年回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