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今年12月19日零时起,将汽油零售价每升下调0.91元,柴油零售价每升下调1.08元。(12月18日新华社电)
千呼万唤,国内成品油价格终于降下来了。按照发改委的解释,上述成品油价格调整已含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的因素,2009年1月1日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方案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水平不提高。这就意味着,2009年1月1日后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实际上每升降了1.71元(汽油)。
应该说,这是既符合市场规律又基本契合民意期待的结果。中国消费者,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对于成品油市场的波动灵敏。国内成品油价格如果不降,便可能超过市场和消费者的心理耐受底线。
也许在这轮成品油降价的幅度上,决策者预留了一定的空间。因为中国成品油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是间接接轨,而非风吹草动式的直接涟漪效应。也可以这么说,在国际油价和国内成品油价格之间,存在一个政策性的调控节流阀。这个节流阀的作用造成了中国油价相对于国际油价的缓释滞后性,但也起到了国家有序监控,充分兼顾多方利益的良苦用心。
降价总比不降好!降,就是市场博弈基础上的全社会的共识。当然,对于消费者而言,往往强调的是市场降价的量化结果,但是只要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能够固定下来,执行下去,就是进一步完善的基础。
从近期观之,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势下,通缩的趋势是国际性的,工业品和能源价格的下调惯性是客观存在。即使欧佩克(OPEC)大幅减产,国际油价也不大可能迅速升高至60美元每桶以上。国际油价在40-60美元间徘徊应该有段时日,而这个区间的原油价格,对于中国的油企而言,抛开各种税费和成本,应该还有利润空间。在此情势下,如何形成符合市场供求关系和消费者利益的成品油价格,决策者还要精细调研,慎重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