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病去如抽丝
    2008-11-14    如一    来源:经济参考报
  应对金融危机,美欧等国纷纷推出救市方案,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人们期盼中的好消息并不多,倒是公司倒闭、企业裁员、股市暴跌等坏消息仍时有所闻,看来全球经济摆脱危机的阴影还有待时日。
  中国有句老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意思是事先不注重预防,所以发病时往往让人猝不及防,而治疗疾病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比患病时自然显得很缓慢了。经济危机的到来,正如人得病,是各种“病菌”长期大量积累的结果,一朝爆发,其势难挡,从次贷引发的银行倒闭,到消费与生产的全面萧条,危机早已经超出金融和美国的范畴,所谓救市计划,首要目的应该是阻止危机向更多领域蔓延,想一蹴而就解决危机是不现实的。
  有研究指出,7000亿美元的紧急救援对于美国经济避免衰退来讲已经太晚了,它只是避免了美国金融市场崩溃。财富缩水和收入下降使得美国的消费很难在短时间中恢复昔日的增长,而消费需求占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70%左右。所以美国经济短期很难乐观,实体经济将继续衰退下去。美国如此,其他主要国家的经济也好不到哪去。比如英国、法国、日本等,实体经济都呈下滑趋势。
  在遭遇困境的时候,能否保持对未来的信心显得十分重要。然而,作为全球经济风向标的美国股票市场,自9月15日由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引发股灾以来,反复出现巨幅振荡,全球股市也跟随纽约市场动荡不止,显示人们对未来经济信心严重不足。可见,要让经济体系恢复健康正常,不仅要靠对症下药,还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伤口逐步愈合。
  历史经验足以证明这一点。提起金融危机,不少人喜欢将其与1929年美国股灾和经济“大萧条”,即历史上的著名“黑色星期二”相比。那次危机可是让美国和全球陷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期间不仅美国经历了商品物价持续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资本市场大幅缩水等困难,危机同时还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使全世界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下降了44%。一些国家如法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经济也没有恢复到1929年以前的水平。所以说,走出经济危机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从萧条到复苏的恢复过程肯定是布满荆棘、坎坷重重,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身陷其中都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尤其不可忽视是,不少权威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源自华尔街的本次金融危机“百年一遇”,可能比以往历次危机都来得更深远、影响更广泛,任何一个经济体都很难在危机冲击下独善其身。有报道说,今年前3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大省广东有近7000家企业出口为零,其他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的也不在少数。此外,目前我国股市、楼市都不景气,拖累相关产业走疲,增长放缓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在确定未来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对金融危机下的全球经济形势有一个清醒和明晰的判断,将可能出现的变数与困难估计充分,只有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时刻保持一份的头脑,才能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最近我国政府接连推出的不少刺激经济措施,包括增加投资改善基础设施、适度放宽货币政策,以及想方设法扩大内需等等,想必都是充分评估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尽管近期看这些措施未必都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但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起码有一个积极应战的态度,这对增强市场信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稿件
· [随笔]橘子红了 2008-11-07
· [随笔]想起马克思 2008-10-31
· [国际随笔]美国失业大潮卷土重来 2008-10-31
· [国际随笔]伯南克作证时似有“潜台词” 2008-10-23
· [随笔]一个名牌的毁灭 200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