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市场自由与金融监管的平衡点
    2008-10-29    作者: 马红漫    来源:广州日报

  市场自由不等于肆意放任,金融监管不等于扼杀创新。美国次贷危机演绎至今,对于市场参与各方而言,这才是目前能够得出的最重要结论。

  事实上,有关市场自由与外部监管的话题,始终是市场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的一道难题。此次美国次贷危机把前者的风险演绎到了极致:投资银行通过眼花缭乱的“创新”技术,把信用度极低的房地产市场产品,变成了看起来收益诱人的金融产品。次贷产品所打造的光环有两个前提,一是房地产价格只能上涨不能下跌,二是利率始终保持在低水平上。然而经济周期永远是上下波动的,当价格飙升到了非理性时,房价的下跌就是必然的。
  有观点认为,精于产品设计的投资银行,凭借所谓的金融创新让监管职能根本无法到位。因为即便是金融业内资深人士,甚至是产品创新者自己都无法读懂产品。由此,那些高高在上的监管者,又如何去监督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呢?
  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全面。事实上,美国房地产和金融产品的繁荣恰恰源于显而易见的监管缺位,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低信用贷款产品的融资结构设计:前三年低信用贷款买房者可以享受几乎是免息的超低利率,而三年后利率猛然间大幅提高。如此的金融产品设计,固然能够吸引大量没有购房能力的人买房,但同时已注定了三年后,也就是如今全球金融市场的崩盘。对于这一点,只要监管部门能够稍作缜密分析就可以看透其中的奥秘。可见,并非监管者不能,而是监管者无为。
  次贷危机所提示的真正绝妙之处并不在于监管部门是否全能,而在于如何把控市场与监管之间的矛盾平衡。市场经济演绎至今,围绕这一问题每次嬗变的意义都不仅在于市场本身,甚至都意味着经济理论界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市场经济初创伊始,社会化大生产与自由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频繁发生,并最终催生了凯恩斯主义的市场干预理论。凯氏理论认为,政府调控部门能够通过逆经济周期而动的政策,实现削峰填谷的市场效果。这一理论思路清晰,但落实起来却难上加难。何谓峰?何谓谷?如何相机抉择却不失时机?这些疑问始终困扰着凯氏理论的追随者。凯恩斯之后,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大行其道,该理论放弃了政府的干预冲动,仅仅要求货币当局保持适当的货币供给增速即可万事大吉。
  单纯盯住货币供给总量的货币政策简单易行,却容易被市场所蒙蔽。试问,当下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创新究竟人为地创造出多少货币,这些货币是否在央行的财务报表中有所体现呢?不久前,美国国会几经辩论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政策方案。表面看来,这一规模已是相当庞大了,但是有谁知道,美国涉嫌风险的金融产品相加,总规模在数百万亿美元之上,与之相比,救市资金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金融创新和市场自由的迷幻之处正在于此:过于严厉的监管只会造成过度干预,而放任其自由发挥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市场伤害。从凯恩斯到弗里德曼,次贷危机演绎了一个新的轮回。如何求解二者之间的平衡,才是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历史性看点。

  相关稿件
· 邮政法修订 严格快递市场准入 2008-10-29
· 上海:家居装饰材料市场存有四大顽症 2008-10-29
· 法国汽车制造商大幅度减产来应对市场萎缩 2008-10-29
· 马丁•文德恩:明年汽车市场将“极端困难” 2008-10-29
· 国内钢材市场恐慌状态有所减轻 200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