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03-06 高鹤君 曹滢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春潮带雨涛声急。 正当“两会”召开之际,观察我国正在展开的经济转型的轮廓,就会发现两条清晰的线索:一条是全球化的引导力量,一条是中国经济创造性能力培育的内生力量。 要真正实现这种转型,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将是一种必然。 以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转型是一种宏大的战略选择。2005年,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正式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2006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创新型国家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紧随其后,国家又出台60条配套政策,并又细化为99条实施办法。目前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多个部门正在制定相应的细则; 200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协调”为目标的“又好又快”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如果我们更加仔细地观察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就会发现,所有政策的最终取向是市场化条件下的创新。 这些政策中,约有2/3与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有关,其中有多项重要突破点。 2006年12月,科技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被认定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将在政府采购、国家重大工程采购等财政性资金采购中优先购买,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相关产业化政策中给予重点支持。对企业创新的支持,首先从政府采购入手。 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方面,有关部门提出了限制盲目、重复引进,重点工程项目中确需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需要由项目业主联合制造企业制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作为工程项目审批和核准的重要内容。 作为落实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行动,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继首批103家国家级的创新型企业于去年7月进入试点期以来,有22个省(市、区)相继启动了地方试点工作,其中有10个省份选择确定了近千家试点企业。在这些创新型企业中,既有宝钢、国家电网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也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其中民营科技企业占总数的2/3。 与此同时,我国的研发投入也在迅速增加。经合组织(OECD)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在过去一年中,中国研发投入的增幅超过20%,预计今年全年将达到1360亿美元,高于日本的1300亿美元,但仍远远落后于美国的3300亿美元。 一个更加迷人的景象是,我国社会中表现出对创新能力和成长性的投资追求。这种追求表现在对具有创新的盈利模式的投资追捧。在证券市场上,一波又一波的投资高潮涌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股票,如航天通信、火箭股份、招商银行、苏宁电器、茅台股份、沈阳机床、烟台万华……。这种追捧代表了社会对创新的认同,也表达了一种精神的渴求,这种渴求将构成对创新发展的无形的推动力量。民营经济中也同样跳跃着这种创新的浪花。有关数据也支持这种创新趋势。前不久,由麦肯锡公司及清华大学共同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科技类公司正在缩小与其外国竞争对手在生产率上的差距。 这项调查的对象是在中国的约3.9万家公司(包括本土公司及外资企业下属的中国公司)。其结果显示,中国的科技类公司正越来越多地从他们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中、低价产品市场,向外国公司长期统领的高端产品市场迈进;中国私营企业的生产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其外国同行的水平。在年收入为人民币100亿元(合12.8亿美元)以上的科技类公司中,中国私营企业在2005年的员工人均运营收入平均为42.1万元,在中国的外资科技类公司的这一指标为43.9万元;2001年这两组数据分别是22.6万元和50.1万元。 康德拉蒂耶夫50年经济停滞规律一直是经济界的金科玉律,但是,自上世纪开始的美国超常经济增长波打破了这一金科玉律。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对此的解释是,创新精神打破了这一规律。他对创新精神的解释是,对经济和社会变化的洞悉和把握、根据需求所展现的机会,有组织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术与资源去获得这种机会。当创新日益成为中国的一股强大潮流的时候,我们希望这种创新精神能够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快速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化蛹成蝶,这个古老的成语代表了我们的期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