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重庆打黑一样打击“老鼠仓”
    2009-11-19    作者:令狐补充    来源:E时代周报
    “老鼠仓”是金融市场,特别是股市上,一种损害公众利益而自肥的犯罪行为,泛指金融从业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从事任何与委托人利益相冲突的证券交易,比如内幕交易、利用信息不对称提前布局、先于客户或单位资金提前买入等。
  近年股市”老鼠仓”事件频发,自去年上投摩根、南方基金、融通基金三位基金经理事发终身市场禁入后,近日再曝“老鼠仓”丑闻。11月5日,深圳证监局突击检查发现,景顺长城基金公司,长城基金公司三名基金经理涉嫌从事非法证券交易。“老鼠仓”再次登场,进入公众视界。
  面对“老鼠仓”犯罪猖獗,证监会不得不站出来表态。11月15日,北京国际金融论坛2009年会上,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称,证监会将加强基金业规范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老鼠仓”以及非法证券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长效机制。
  与刘新华表态同时在媒体报道中露面的,是各证券公司貌似在开展轰轰烈烈的防范“老鼠仓”的自纠自查运动。两者彼此呼应,配合得如此默契,让人疑心这是一场事先布置好的媒体公关活动。不客气地说,初看很好很强大,再看似曾相识,仔细打量,不禁让人失望,怎么那么像“老鼠仓”。
  和众多的已发案例类似,中国股市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信誉缺失。因此,遭遇这样的不信任,纯属咎由自取。谁知道打击“老鼠仓”是不是光打雷不下雨?回顾历史,“老鼠仓”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事物,老鼠却是至今犹在的史前动物,《诗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呼号,绵绵不绝数千年,孩子都能朗朗上口。无可置疑的是如下事实:股市“老鼠仓”由来已久,昔日非但视而不见,还以脓肿之处艳若桃花自欺欺人,只是近来金疮崩裂,脓液横溢,臭气熏天,再也无法遮掩而已。
  业界甚至还有更深刻的怀疑,基金业内流行的说法是,最近频曝“老鼠仓”,是因为此前惯于涉足“老鼠仓”的监管部门官员,现在大都曲线进入一级市场,直接拿法人股开“玩”,有了新的生财之道,不再担心斩断“老鼠仓”这条利益链。但愿这只是个谣言。
  要重建监管部门公信力,就必须坐言起行,动真格的。股市折腾多年,股民和公众受够了光说不练假把式的忽悠。现在,法规完备,信息畅通,所有的技术条件都具备,关键就在于有关部门的公心和决心。如果打“老鼠仓”不打硕鼠,或者声称要打老虎,顺手操起的却是苍蝇拍,还指望赢得公信力和尊敬,那叫刻舟求剑,缘木求鱼。若业内的质疑不幸是事实,那么“老鼠仓”分明就是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那么,最不济,也要学学重庆高调“打黑”,真打实抓,至少可以获得一阵欢呼。
  相关稿件
· 尚福林:基金业不能触犯老鼠仓等三条底线 2009-10-27
· 又一老鼠仓基金经理浮出水面 2009-05-14
· 金融从业人员“老鼠仓”行为最高可判10年 2009-03-02
· "老鼠仓"民事追偿仲裁请求被驳回 2009-02-06
· 举证倒置方法可解老鼠仓举证难题 200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