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通胀,多打“组合拳”
    2008-06-23    田俊荣    来源:人民日报

  说起反通胀,许多人会想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货币政策手段,实际上,财政政策也是有力的一招。最近出台的两项政策就颇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5月2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调整部分商品进口税率,其中冻猪肉从12%降至6%,椰子油、橄榄油分别从10%、9%降至5%;6月3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宣布取消部分植物油的出口退税。这两项政策,针对的都是国内供求比较紧张的食品,意在动用税收杠杆鼓励进口、限制出口,从而增加国内市场的食品供应,平抑其价格上涨。
  当前的这一轮物价上涨,其形成机理十分复杂,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比如投资需求旺盛、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等,也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比如,猪肉等部分食品供应短缺导致物价结构性上涨。再如,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扬、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等,增大了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今年开始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使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有所增加。一季度,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工资同比增长了18.3%。而前4个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3%,比上年同期足足提高了6.3个百分点。面对日渐高企的成本,企业感叹“日子不好过”,有的咬牙消化,有的只能选择提价。此外,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也带来了输入型通胀压力。近年来,国际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价格快速飙升,而我国原油、铁矿石、大豆等商品的进口依存度已接近或超过50%,国际市场上涨声一片,国内市场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
  既然物价上涨有多种因素,那么治理起来也要用多种手段。当前,投资和货币信贷的反弹压力依然存在,特别是外汇储备及相应的人民币占款增长仍然较快,还需要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灵活地把握调控的力度和节奏,防止“超调”和“误伤”。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货币政策对供给方面的作用比较有限,这就需要其他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来应对供给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这里,财政政策就大有可为:
  ——应对结构性物价上涨,可以通过提高补贴、减免税费、扩大公共产品投入等措施来增加农产品生产,保障市场供给。比如,加大对粮、油、肉、奶、蔬菜等农产品生产的补贴力度;减免农机具、农膜、农药、化肥、饲料等农资生产和购置环节的税费,以及农产品在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税费;提高财政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力度。
  ——应对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可以采取降低企业所得税率、扩大增值税转型试点范围等方式,来减轻企业负担,化解成本上升的压力。
  ——应对输入型通胀压力,可以削减相关产品的进口关税,来减少进口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冲击;同时可加大对相关企业进口产品价格倒挂的补贴力度。
  物价上涨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在抵御通胀压力方面财政政策似乎仍有操作空间。专家建议,不妨视物价走势考虑继续调减利息税率;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继续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等等。
  反通胀是中央银行的天职,也是政府的责任。因此需要更大程度地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打好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拳”。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增强治理通胀的综合效力。

  相关稿件
· 反通胀与救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008-06-18
· 多管齐下反通胀 2008-06-13
· 降低反通胀成本财政体制亟待转型 2008-05-28
· 要进一步突出反通胀的必要性 2008-05-16
· 反通胀应考虑价格型紧缩措施 200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