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当今的粮食危机源于国际社会过去20年间重工抑农的错误政策,那么如今尚在襁褓中的大米欧佩克组织恐将是未来国际社会安定的重大隐患。泰国总理沙马近期对外宣称,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等5个大米出产国,可以成立大米输出国组织,以便发挥合力,影响国际米价,稳定国际食品安全局势。
正如当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于上世纪石油危机时期,当今的大米输出国组织也在全球粮价飙涨之际喷薄欲出。相同的历史背景必然铸就了同样的发起动机,当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的目标就是为了让产油国获取市场定价权,并从石油价格暴涨中获取最大的收益。而目前的“大米欧佩克”也是基于同样的动机。根据泰国政府发言人苏触扎5月2日的公开发言,建立这个组织的最重要目标就是为了“获得国际大米更大的定价权”。 无论基于何种冠冕堂皇的托辞,类似欧佩克组织的本质不外乎联合主要生产国控制总产量,利用供需落差操纵市场价格,以期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这是主要的市场垄断行为之一。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垄断、甚至建立类似欧佩克组织的市场单寡头垄断带来的危害无法估量,这些出口国所获取的超出市场正常竞争利润之外的超额利润,实际上均来源于对进口消费国的掠夺。 如果说石油输出国组织尚能保护有限的、不可再生性石油资源得到合理开采的话,那么大米输出国组织在获取垄断暴利之余恐怕很难找到合理的正当理由。回顾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把主要潜在的市场供给者收归旗下,将更有利于该组织掌握市场的绝对定价权。“大米欧佩克”一旦羽翼丰满,很难有外在的约束力能限制其利用产能操控市场价格的能力。加上大米本身是比原油更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保障品,届时全球经济走势将很难不被它左右。那么,“大米成为富人的奢侈品,全球贫困和饥饿加剧”很可能成为可怕的现实。 虽然目前中国粮食依然能够自给自足,粮食安全尚未影响到整个经济局势的稳定。但是“大米欧佩克”的动议却提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不论工业和第三产业如何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在我国始终不能动摇。同时,对外部建立类似垄断组织的行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