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国经济出现滞胀苗头
    2008-04-28    作者:余丰慧    来源:燕赵都市报
  无论通货膨胀还是经济下滑甚至停滞,最终受危害最大的是普通老百姓。因此,必须高度警惕中国经济出现“滞胀”局面的可能。既要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出现过快滑落的问题。
  所谓“滞胀”,是指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的一种经济现象。在一国经济中,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必然伴随着经济过热、过快,通货紧缩必然伴随着经济停滞现象。这两种经济现象,在运用货币的、财政的调控手段进行治理时,目标很容易确定,手段选择也比较明确。经济中最为可怕的现象是出现“滞胀”,它是相互反向的经济现象交织在一起的一种情况,无论货币手段还是财政手段的决策都非常难,都不容易轻易下手,都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目前,欧美特别是美国已经出现“滞胀”迹象。
  那么,当前中国经济情况如何呢?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中心完成的、由国家统计局多名专家参与撰稿的、4月25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8》认为:“短期内,物价转向全面通胀压力加大,有导致经济下滑过快的风险,因此调控需要把握好力度。考虑到出口下降等因素,未来经济可能还有通缩压力。”撰稿人之一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警告说,目前中国从投资到工业产品,到消费品等多个领域的价格都出现明显涨幅,短期内物价面临从结构性通胀向全面通胀转变的可能,“目前正处于这一转折点上”(4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同时,笔者注意到,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25日表示,现在通胀预期已基本形成,在短期内很难扭转,今年要实现CPI调控4.8%的目标有一定难度(4月26日新华网)。
  从具体物价项目来说,潜在涨价压力非常大。而且一些涨价因素是国内无法控制和难以预料的。国际石油价格还在失控式地上升,长期看,国内油价很难顶得住。国际粮食价格出现暴涨,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内粮价不可能不受影响,期待粮价下降是非分之想,那么,一系列生活必需品不可能有大的回落。国内煤炭价格在不断上升,电价很难扛住,涨价是早晚的事情。价格一直平稳的家电、洗衣粉等用品都在蠢蠢欲动,准备涨价。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急剧增大。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经济情况。美国次贷危机正在使美国、欧洲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日前,美国总统布什已经公开承认美国经济正在减速。经济减速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消费将会大幅下降,那么,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可想而知。同时,美元一直在贬值,人民升值速度加快,已经使我国一些出口企业不堪重负,有些已经转产或者关门大吉。在中国内需没有根本启动起来时,作为拉动中国经济比重最大一架马车的出口,如果急剧下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其次,我国经济拉动力较大的另一驾马车是投资,而投资拉动主要体现在竭泽而渔式开采、利用能源和资源上,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能源、资源拉动经济的力量必然减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再者,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劳动者保护力度的加大和规范,以及环保力度的加大等,一些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生产力必然会减少和规范。因此,中国经济在一边全面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同时,出现减速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无论通货膨胀还是经济下滑甚至停滞,最终受危害最大的是普通老百姓。物价直线上升将导致低收入者生活困难,威胁生存;经济停滞将使百姓就业机会减少,失去收入来源或者收入减少,同样对生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如果两者同时出现,那么百姓生活生存将受到更加严重的影响。
  因此,必须高度警惕中国经济出现“滞胀”局面的可能。既要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出现过快滑落的问题。这就要求货币政策的运用必须显示出高超艺术和高度智慧。汇率上,人民币升值不能过猛、过快;利率该出手时就出手,但在幅度、存贷款利率区别对待上要动脑筋;法定准备金率、央行票据等数量工具,继续大胆运用。
  财政政策必须有大的作为。在税收手段上,对于限制性行业必须提高税率水平,对于鼓励性行业特别是涉及民生的项目要实行优惠税率;在财政数量工具上,将近5万亿的财政收入必须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投入,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大,八亿农民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些,也许是下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也许是支撑中国经济不会走向停滞的新领域。货币手段、财政手段都必须对农村经济实行最为优惠的鼓励性政策。
  相关稿件
· 欧美经济体衰退中国经济也在劫难逃 2008-04-23
· 中国经济能否走出“最困难”一年 2008-04-22
· 次贷危机袭来 中国经济如何应对 2008-04-14
· 从“防热防冷”看当前中国经济 2008-04-11
· IMF预测:中国经济今明两年仍将快速增长 200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