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公布了《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提出了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利用外资布局、经济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工作要点。《要点》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部分中明确提出,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既防热又防冷”首次出现宏观调控思路中。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能否维持,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世界经济形势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自2007年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为导火索,导致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减速甚至出现衰退迹象。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还在继续恶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失业率创出新高达到5.1%、居民预期收入减少、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支出开始萎缩、投资者信心受挫等,美国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深化。 第二个方面,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国际市场的石油、矿产品、农产品价格等初级产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引发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现在许多国家的CPI指数在持续攀升,2007年美国的CPI指数上涨了2.9%,今年一月份上涨了4.4%,其他一些国家,如欧元区、俄罗斯、墨西哥、南非等国家的CPI都出现了大幅攀升。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全球的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升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世界经济环境的不断严峻,必将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像原油、谷物、食用植物油、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加大了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也增加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另外,美国、欧盟等国家的经济减速,减少了外部需求,使得我们的出口增长和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比较大的回落。这些外部的不利因素不仅使得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增加了我们政府的宏观调控的难度。
国内CPI高企,通胀压力增大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面依然向好。今年头两个月,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5.4%,城镇增产增速24.3%,出口增长1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2%,财政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可以说,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在发展。但是,国内经济运行中所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不可忽视,特别是物价涨幅过快,CPI指数居高不下,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CPI指数上涨4.8%,2008年1月份CPI指数上涨7.1%、2月份CPI指数上涨8.7%。今年前两个月的CPI指数涨幅创历史新高主要是受到了春节因素和南方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的影响。专家预测三月份CPI指数涨幅将有所回落。尽管如此,在国际粮价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2008年中国的CPI数据不容乐观。因此,当前从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改变,而紧缩的国内环境必将对国内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
连续高增长或将减速
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4661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4%,增速创1995年以来新高。至此,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03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增速依次为:10.0%,10.1%,10.4%,11.1%和11.4%。进入2008年以来,外部经济的走弱与国内需求的回落都将限制我国经济的增幅。而美国、欧洲等国家由于经济的减速,对中国制造商品的需求增长将会大幅收窄。同时,国内不断收紧的宏观经济政策也令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压力。我们认为连续高增长的中国经济或将出现减速,但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