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文摘三:到农村去!农村是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的救命丸
改革开放以来,从来没有哪个时期像2013时那样,面临着如此棘手的选择:天量的货币投放,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通过货币投放来刺激经济、维持高速增长的模式风险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是保增长还是调结构? 这是非常艰难的选择。保增长就意味着继续超发货币,调结构就意味着接受较低的增长率,勇敢地面对必然的阵痛。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一直处于透支状态,在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发挥市场的天然调节作用,把货币堰塞湖慢慢消化掉,整个经济体随时可能被突然而至的洪流给摧垮。 在大转折条件已经具备,风险日益加大的情况下,能否抓住宝贵的过渡期,尽快化解矛盾,从国际大棋局的角度来看,不仅关乎经济发展,也直接关乎中国未来的命运。 每一位能够看清形势的人,都会有这种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因此,我们特别需要了解新一届政府基本的经济发展思路。 新一届领导人一开始就提出了没有水分的增长。 习近平指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李克强指出:“我们的经济发展应当实现一种‘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提高。如果我们的GDP无法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并不利于发展,也不利于稳定。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明年(201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着力点,首先要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 (P158)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更应该从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追求,转变为对经济增长质量和民众幸福感提升的追求——人们不仅需要钱,还需要教育、健康、良好的环境其其他设施。 应该认识到,在货币供应总量已经迅速膨胀到全球第一,远超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的情况下,原本就已经充满巨大隐患,再继续做下去,风险之大可想而知。关键是怎么做,以及这样做能否形成根本性的变革,去除顽疾,迎来新生。 新一届领导的思路是:充分利用存量资金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着手,对中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革新。从李克强接任后的会议决议,到“383”改革方案,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三次提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无不贯穿着这种思想。 我们对这种思路做一个梳理,这对于我们了解未来的趋势演变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第一,部分权力下放,让位于市场。 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潜能,首先要看这个国家有代表性的知名企业的状况;看一个国家的活力和前景,首先要看这个国家是否不断涌现出新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 从经济层面来看,国家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体现在企业层面的竞争。政府主要是提供好公共服务,包括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大的军事力量、公平公正的法制体系、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环境等等,给企业提供更大的方便和更全面的保障。 新一届中央政府着力进行简政放权。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务院机构改革有序实施,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今年(2014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第二,逐步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经济结构。 GDP出政绩,政绩出官,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这种力量进一步强化了以投资为主导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跟房地产调控一样,产能过剩的治理也是越治理过剩得越严重,为什么?因为经济增长的模式没有改变! 中国的很多问题,如果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经济增长模式。因此,李克强再三强调“不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就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刺激了许多行业的大规模投资扩张。技术层面的因素为产能过剩提供了现实可能性。(P162) 第三,盘活存量资金。 我们已经知道,超量货币投放所支撑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是导致中国的广义货币M2位居全球第一的根源. 巨量货币犹如一个巨大的堰塞湖,一旦爆裂,其引发的灾难性后果无异于数个原子弹的集体爆炸——这种巨大的破坏性是任何经济体都无法承受的,更何况对于一个结构畸形、基础脆弱的经济体而言? 怎么办? 要为超发的货币找到海绵。中国一直用的吸纳货币的两大海绵分别是楼市和股市。但是,房价已经处于令人望而生畏的高位,而股市由于其高风险低回报的特点已经伤害了无数投资者,新股发行一度被暂停,其吸纳超发货币的能力也变得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找到新的海绵,在城市对超发货币的吸纳能力几乎透支殆尽的情况下,这个新的海绵就是农村这个庞大的市场,这正是城镇化的推出变得如此紧迫的原因之一。(P163) 在这种规定归根结底都需要通过货币这个媒介来完成,相关“流转交易”过程就是货币化的过程,这就能够慢慢地把农村这个市场的货币吸纳能力给激活、放大。 除了海绵,用好存量资金,让存量资金发挥积极作用,无疑是最完美的选择——既有利于化解风险,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