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有多大
    2010-02-04    作者:记者 陆文军 陈一馨/上海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轻对原油进口依赖的解决方案之一,电动汽车成为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然因尚处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探索阶段,电动汽车的投入成本巨大,车价较高,电池技术可靠性、成本和充电设施等问题也有待解决,上海作为中国超大型城市能否率先驶入“无油”时代?

  上海将出现巨大的电动汽车需求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用近一年的时间与上海、纽约、巴黎市政府合作,进行大都市如何实现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深入研究,调查显示,未来10年,上海、纽约和巴黎三大城市都将出现巨大的电动汽车需求。上海的市场调研包括对600名上海私家车购买者的电动车概念测试调查以及对另外600名上海私家车主的日常驾乘习惯的量化分析,研究表明,电动汽车在上海新车销售中的比例有望在2015年达到5%,2020年达到10%-15%左右。若电池技术可靠性、成本和充电设施等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那么三成左右的本地消费者将考虑尝试购买电动汽车。
  调查数据显示,90%的本地消费者除了节假日出游的行驶里程要求超过75公里外,日常上下班/学,琐事或社交休闲的行驶里程要求均在50公里以内,电动汽车能够满足大部分消费者除郊游以外的日常行驶里程要求。
  纯电池电动车如ECC(迷你城市电动车)在纽约大获成功,多数纽约家庭在已拥有一到两辆私家车的基础之上新增电动汽车,主要为满足短途诸如接送孩子上下学等特殊需求。上海只有一辆车的家庭占所有车主的比例为96%,作为家庭惟一用车,纯电池电动车在续航里程上的限制使许多家庭无法接受。
  很多首次购车者都需要功能齐全且内部空间足够大的私家车型,重视外形尺寸和内部空间,在国内现有技术及成本条件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结合了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双重优点,相对技术成熟,无续航里程限制,因此很可能成为未来十年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类型。

  消费者购买动因小顾虑多

  根据用户的驾乘习惯、生活方式及对电动汽车的期望与顾虑,麦肯锡的该项调查研究将上海的私家车车主细分为六个不同的族群。在上海,率先购买电动汽车的并不是价格敏感的“入门级”低端消费者,而最可能购买的是“时尚环保者”和“驾车成本敏感者”。这两类早期购买人群占到上海私家车主的三成,他们关注电动汽车有别于传统汽车的独特外观设计及出众的加速性能,愿意为支持环保或降低驾车成本支付溢价、牺牲性能和改变出行习惯,对电动汽车的购买意愿是其他人群的两倍。
  然而,大部分接受调查的消费者表达了对电动汽车的多重顾虑,尤其是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内燃机汽车在成本、性能方面的劣势。在消费者不愿意接受电动车的理由中,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够排在首位,其次为充电麻烦、电动汽车的技术不够稳定可靠,电动汽车的价格则排在第五的位置。
  电池续航里程是其中最大的问题,69%的用户表明续航里程不足是他们不想购买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根据麦肯锡对上海私家车主的日常驾乘习惯分析,虽然大多数用户平均每天行驶50-70公里,但是75%的消费者仍然希望一次充电可以满足240公里的续航里程。上海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理解多停留在其电器产品的使用经验上,因而对电动汽车电池的成本、容量和安全性抱有极大担忧。此外,相比数分钟的加油时间,消费者对公共充电设施的长时间充电也表示担心。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否刺激需求

  由于电动汽车技术仍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广大消费者还在观望并期待得到一揽子其它便利条件,以平衡价格和潜在风险。适量的购车补贴对于提高电动汽车初期的普及率非常重要,在纽约,已通过购买电动汽车适当让利7500美元的政策。上海调研表明,如果市政府不提供补贴,2015年电动汽车占新车销售比例为3.8%。如果取消电动汽车的新车上牌费(上海地区目前约三万元人民币),这个比例将提高到5%,但随着补贴数额增加,其销量刺激的边际效用也会明显减弱,可见仅靠补贴无法造就巨大的市场。
  一些非货币的激励政策同样将有效刺激上海消费者的尝试欲,超过半数的受调查消费者表示,希望在城区设立电动汽车专用行驶道和电动汽车专属停车位、为购买电动汽车家庭专供节假日长途自驾出游的优惠租车服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密集的公共充电设施并不是上海提高电动汽车早期普及率的必要条件。相较纽约巴黎,上海的消费者多数拥有相对固定的车库或私人停车位,更关心在自己的住宅小区内建设可靠的隔夜充电设施,因此以社区隔夜充电设施为主,公共停车场中速充电站和公共快充电站为辅的充电格局更适合上海。
  “电动汽车作为一个全新的技术,消费者对其性能、成本和其他潜在问题仍然缺乏了解,为了拉动早期的需求,除了直接的购车补贴以外,政府政策目标更应着力解决早期购买人群在续航里程、安全性和充电便利性方面的顾虑,协同企业打出产品质量标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组合拳。”麦肯锡上海分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中国汽车资讯业务负责人沙莎预测,真正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的实质性推广应会从2015年开始,汽车和零部件厂商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潜在顾虑,与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开发出贴近消费者需求的质量可靠、设计独特的作品。

  相关稿件
· 上海: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目标 2010-01-14
· 日本:新能源汽车技术或成标准 2010-01-14
· 上海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力度 2010-01-08
· 新能源汽车“战略化”定位凸显投资机会 2009-12-25
· 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跨越式发展机会 200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