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汤森路透日前发表的文章指出,在中国下半年货币政策趋紧、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减速的新形势下,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将出现规模膨胀,从而发挥替代银行贷款的功能,为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变相融资。
“我们行下半年贷款投放量不会很大,但企业的需求比较旺盛。我们可以通过对接信贷资产,提供理财产品的方法,盘活资产,既为企业提供所需资金,也为客户理财。”中信银行信贷部总经理孙建林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称。
通过对银行半年报披露数据的不完全统计,工行、建行、中行和招行四家理财业务较强的银行上半年发行理财产品1.95万亿元人民币,保守推算行业规模在两万亿元以上,估计信贷类产品占比达三四成左右。
有业内研究人士指出,今年的一大特色是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主体从去年的以个人为主,转变为以公司为主。比如,工行发行的对公理财产品占总发行量的64%,为6888亿元,同比增长1.4倍。招商银行上半年实现公司理财销售1852.05亿元,占比55%,增幅43.24%。
有部分企业担心,今年发行的产品若出现偿付问题可能将由第三方企业买单。虽不至于成为连环担保、三家债之类的状况,但依然可能造成企业的投资收益损失。不过,民生银行的一位高管表示,“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其间风险,中国的商业银行最擅长的就是贷款,拿审核贷款的一套手段来审核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标的资产,风控不存在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