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系列述评之一:城镇化这部引擎该加足马力了
·城镇化建设系列述评之二:地方政府应做“好的推动者”
·城镇化建设系列述评之三:模式可以选择
规律不能回避
“这是城市中最糟糕地区的最糟糕房屋……这里的街道通常是没有铺砌过的、肮脏的、坑坑洼洼的,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住在这里的是穷人中最穷的人,是工资最低的工人……” 1844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如此评价当时伦敦东郊的贫民窟,成为刚刚跨入工业社会门槛的英国渐进城市化的真实写照。160余年后,这样的光景在伦敦街头已难觅踪影,但在印度的孟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等发展中国家的大都市,形神兼备的复制品同样令世人唏嘘。 每一个走向现代社会的经济体,在实现城市化(注:英文为urbanization,国内一般称之为城镇化或城市化)的过程中,都得经历类似的磨难吗?都必须有一部分人充当时代的牺牲品吗?西方发达国家给出的答案有的令人神伤,有的令人神往。他们的历史还说,城市化是一条漫长而曲折之路:英国用120年才算走完,法国100年,德国80年,美国也用了40年……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只是“在路上”而已。不妨看一看一些典型国家的道路选择。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实现了高水准的城市化,一来是因公共设施健全的小城镇在稳定就业上发挥了巨大吸纳的功效,二来是因完善的法律体系一视同仁,由宪法规定的选举、工作、迁徙、教育等公民权利没有城乡差异,才使农民——这个城市化进程中利益最容易受损的群体得到了充分保障。 二战后日本经济依靠制造业实现腾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根本性的制度安排,妥善解决了大量农民进城后的户籍、住房和各种社会福利问题。在1955年至1970年间,东京每年的人口净流入量高达30万至40万,但日本政府通过修建放射性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开发公共设施齐全的卫星城镇,成功避免了“城乡结合部”和“贫民窟”的出现。 历史还告诉我们,各国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处理贫民窟问题,一定要与本身的资源禀赋、社会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让底层居民在逐渐改善的公共卫生和居住条件中享受到应有的安全、便利与舒适,同时还要警惕两种态度:坐视不管与冒进图快。 印度孟买近些年推行城市“美容”,推倒贫民窟建楼房,以此改善贫民居住条件,但此举破坏了原有的经济生态,政府又没有相应的安置措施,反而令不少当地贫民没了生活来源。新建的贫民公寓设施差隐患多、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一些在城内谋生的底层人群只能一周回家一次,平时只好露宿街头。这样好心帮倒忙的例子在发达国家也曾有过,都值得其他国家引以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