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两 会 国 内 国 际 深 度 财 金 产 经 商 情 人 物 现 场 互 动 视 角 文摘频道 观点频道
 
刘志庚代表:经济发达地区必须以农村城市化为重点
    2007-03-15    记者:殷云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告诉记者,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果以村一级为载体建设新农村,显然标准太低,力度不够。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必须以农村城市化为重点,努力建设发展型、创新型、生态型、和谐型、富裕型新城镇。
  建设发展型新城镇。千中心万中心,经济建设是第一中心;千重点万重点,科学发展才是第一重点。近年来,东莞坚持“予得更多、取得更少、放得更活”的方针,不断支持镇村经济发展。把11个经济欠发达镇,81个纯收入不足50万元和资不抵债的欠发达村,通过建设扶贫工业项目、化解不良债务、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实施结对帮扶等措施,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目前已有56个欠发达村实现了脱贫。在做大做强工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商贸、物流和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从今年起给每个扶贫村500万元的贴息贷款,直接支持到具体项目,连续实施三年。力争今年全市再没有资不抵债的欠发达村,所有欠发达村的年集体经营纯收入都达到50万元以上;到2010年,有1/3的欠发达村年集体经营纯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
  建设创新型新城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东莞市大力实施“一镇一品,主业兴镇”战略,扶持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涌现出一批特色专业镇,打响了虎门服装、厚街家具、大朗毛织等一批区域品牌,全市已有九个镇被认定为全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
  建设生态型新城镇。打造山青、水绿、天蓝、气清的生态东莞,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至今年底,将全面建成36项污水处理工程,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8.9%,实现城乡垃圾100%集中处理。加强生态保护,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继续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把全市596个村(社区)建设成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各具特色、设施配套、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建设和谐型新城镇。东莞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开展了“端窝”、“断腿”、“清源”等行动,强化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禁行异地摩托车,清除“黑网吧”,建设治安视频监控系统,2006年实现了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为农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全市积极推进农村民主,在镇村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在农村实行了农村会计委派和电算化管理、离任审计、财务公开等制度。实施“农民素质提升行动”,建设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帮助农民既“富口袋”更“富脑袋”,促进农民既“仓廪实”更“知礼节”。
  建设富裕型新城镇。让农民过上更幸福的日子,是东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的。2003年至2005年,累计补贴5960万元,为2.5万人提供免费或资助性技能培训,帮助4.9万人成功就业。从2006年1月起将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200元,使农村弱势群体享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东莞还投资6.7亿元基本解决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住房难、看病难、读书难、饮水难、行路难等“一保五难”问题。目前,在一些集体经济发达的村,不仅从幼儿园到高中都享受免费教育,考上大学的也能够得到一定的资助,并享有医疗、养老等多项福利待遇,基本实现了从小到老、从生到死的系列化社会服务。东莞将每年安排促进就业资金10亿元,实施“万名技工培训”、“百名技师培训”、“青年创业培训”、“常住人口急需专业人才免费培训”等工程,力争每年完成两万名户籍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一万名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专业教育,最终把大批农村人口转化为推动东莞工业化的有生力量,全面实现东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
  相关稿件
· 孙诚谊代表:制定适合“新农合”的药品目录 2007-03-15
· 郭玉芬代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加大建设力度 2007-03-15
· 张学东代表:制定网络安全法迫在眉睫 2007-03-15
· 关思伟代表:加快我国“生态立法”进程 2007-03-15
· 郑心穗代表:成立国家级食品安全管委会 2007-03-15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工作人员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