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两 会 国 内 国 际 深 度 财 金 产 经 商 情 人 物 现 场 互 动 视 角 文摘频道 观点频道
 
政协委员:三大途径保障粮食安全
守住红线 提高单产 加大补贴
    2007-03-14    本报记者:万栋 李佳鹏 勾晓峰    来源:经济参考报
  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引起政协委员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志福认为,目前,我国必须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通过“守住红线、提高粮食单产、加大政府补贴”三种途径,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杨志福委员说,长期以来,我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国外粮食价格比中国便宜1/3,可以通过大量进口粮食来满足需要,不必大量种植粮食。而从全世界粮食生产情况考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从供应数量考虑。全世界每年粮食总产量18亿吨至20亿吨,而在世界市场流通的仅仅两三亿吨,而中国全年需要的粮食(口粮、工业用粮、饲料用粮等)4.8亿吨至4.9亿吨,就是把全世界的粮食都卖给中国也只能满足一半需要,况且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世界上非洲等贫困地区急需国际市场粮食供应解决饥荒问题,因此从数量上看,靠进口粮食解决中国粮食问题是不可能的。
  其次,价格方面,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是浮动的。当中国大量购买粮食的时候,国际市场粮价必然会大幅度上升。十几年前我国曾遇到这种情况,因此认为国外粮价比国内低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同时,供应时间方面,国外市场粮食供应多数是期货贸易,根据订货,第二年进行生产,因此中国如果突然发生自然灾害或其它重大事故造成粮食短缺时,等待国外进口粮食是来不及的,将导致大规模断粮现象发生。
  再次,运输距离也决定了完全依靠进口粮食不现实。中国缺粮省份多在中西部农业不发达地区,离口岸运输距离较长,就是把进口粮食运到各个港口,再把这些粮食运到边远地区,从国内运输的这个方面也是很困难的。因此从运输上考虑靠进口粮食解决粮食供应问题也是不现实的。
  据杨志福介绍,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我国必须每人平均拥有一亩以上种植粮食的农田,不管人口增加多少,这个基本数字是不能改变的。随着我国各项建设的发展,农业用地转非农业用地的现象还会长期继续下去,因此,为了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在任何情况下,保证粮食种植基本面积不减少是坚定不移的方针,决不能改变。
  “提高粮食单产是解决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杨志福说,我国粮食总产很高,但平均单产远低于农业发达国家。2006年我国粮食单产每亩300公斤左右,在世界上粮食平均单产处于十多个国家之后,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人均占有粮食以400公斤计算(据国际粮农组织测算,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为安全线),我国粮食平均单产必须达到400公斤,这样我国的粮食安全才有保证。也就是说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是如果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则每人平均必须有一亩以上种植粮食的农田,而每亩粮食单产必须达到400公斤。
  杨志福指出,为了提高粮食单产,必须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包括政策投入、资金投入、物资投入、科技投入,使我国粮食种植技术不断提高,达到农业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使粮食生产稳步上升。中国人均耕地仅1.4亩左右,可复垦耕地不多,复种指数已经高达160%,已无潜力可挖,只有提高单产这条途径。
  与此同时,政府补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杨志福说,在世界农业发达国家,政府对种粮农民的财政补贴是保证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以美国为例,每种植一公顷粮食,政府补贴300美元。欧盟等国家政府对种植粮食的补贴每公顷350欧元以上。我国政府对粮食种植虽有补贴,但数量很少,而且有些补贴在中间环节被克扣。这样就导致效益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如果政府不能从政策上和财政补贴上加大力度,我国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还会显现出来。因此,建议政府加大补贴力度以确保粮食安全。
  相关稿件
· 代表委员感言录[2007-03-13] 2007-03-13
· 张杰辉代表:营造鞍钢经济圈 实现地企融合共兴 2007-03-13
· 沈东海代表:应对垄断行业确定合理的收入标准 2007-03-13
· 张国祥委员:维护外资企业员工合法权益 2007-03-13
· 人大代表呼吁:立法阻止“熊猫再烧香” 2007-03-13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工作人员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