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两 会 国 内 国 际 深 度 财 金 产 经 商 情 人 物 现 场 互 动 视 角 文摘频道 观点频道
 
人大代表剖析绍兴的新土地节约利用经
    2007-03-12    本报记者:张乐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土地是财富,是发展之母。这个本来是经济学当中一个基本的问题,但是在我们过去的发展过程当中,往往把土地看作是很便宜的一种资源,粗放地利用。近年来,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许多企业成长的烦恼。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首先要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观念”,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绍兴市委书记王永昌说。绍兴市近几年探索尝试的新土地节约利用经,尽最大可能地节约了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
  “土地空间有限,但是发展是无限的,这种矛盾怎么破解?”王永昌介绍,绍兴在解决土地问题上做了三个文章。一是“无中生有”。把发展的主动力放在依靠科技的推动上面,少用地、不用地求得不断的发展和增长。这几年,绍兴正在启动一个计划,就是把当地的3800多家上规模的企业,经过三到五年或者是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变成为不同类型的科技型企业。到目前为止,已经培育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的科技型企业900多家。
  二是“有中做优”,通过努力优化土地使用效率,使有限的土地能够更多的产出。近年来,绍兴市相继推出了“零土地招商”以及“亩产论英雄”等方法,通过加高厂房等方法,鼓励企业新上马的项目不用或者少用新增土地,使有限的土地达到优化利用。“对于节约土地的企业,每一亩产出了多少,交了多少税,政府就给予相应的奖励。”
  三是“转变机制”提高市场准入。如今,绍兴市在土地利用方面设定了严格的门槛,包括500万元以下的投资不予准入,采用市场调控手段、通过市场公开出让工业用地,根据投资的强度提供土地,对节约用地的给予一定优惠政策等。
  这三个转变,产生了“三个提高”的直接效应。王永昌介绍说,“以亩产论英雄”,使得土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应普遍得到提高。2006年,绍兴开发区内土地投资的强度达到了每亩250万元,产出达到了每亩280万元,这个数字和2003年比,提高了一倍多投资的强度和效应。其次,提高了工业投入当中投资技改和设备的比重。过去几年的工业性投资中,往往用于土地和厂房的投资占的比重高一些,但这几年,在绍兴投资的企业当中,用于设备和技改的比重达到了67%,每一年都提高两三个百分点。
  “以亩产论英雄”也产生了其他的边际效应。同样来自绍兴的副市长李露儿代表介绍,“通过节约用地,不但企业是赢家,政府是赢家,连农民也成了赢家。”她介绍,这几年绍兴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普遍提高了20%到30%。目前,总计40万左右的被征地农民全部建立了养老保险,每人每个月可以领100元到300元不等的养老金。另外,该市每年培训农民近10万左右。
  既节约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又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百姓受益。绍兴市的新土地节约利用经,对推动这个土地资源稀缺的著名经济强市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稿件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工作人员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