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经济发展还有不少矛盾。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怎样缓解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给高企的贸易顺差“把脉降温”。 2006年,中国贸易顺差激增74%,达到1774.7亿美元。2007年1月份,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159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了六成。 “外贸顺差连同资本项目顺差进一步增加了中国的外汇储备,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到去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一万亿美元,导致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直接影响了宏观调控的发挥空间。 “中国外贸顺差增速过快与海外热钱的进入有直接关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树言说,每月新增的贸易顺差中,有许多是热钱流入。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去年外贸顺差增速过快与机构炒汇和企业骗取退税有关。许多企业夸大实际出口额,骗取大额出口退税,并把高于实际货值的外汇转移到国内,以赌人民币升值。 “连续30多个月持续贸易顺差,与目前中国贸易出口方式有关。”全国人大代表金烈认为,以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贸易结构,是中国对外贸易保持高顺差的主要因素。 金烈代表认为,减少外贸顺差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中国目前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贸易顺差会在一段时间里持续。由于内需不振,大量的产品需要出口,所以顺差不可避免。要拉动内需,就要先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让百姓敢于消费。 |
|